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四年级上传统文化教案 2doc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1课时 《千字文》(一)

教学目标:

1、识记《千字文》(一)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一)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二、简介《千字文》(一)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链接:第2页 了解夜光珠来历的故事。 七、拓展活动:读一读

第 1 页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八、课外延伸: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第2课时 《千字文》(二)

教学目标:

1、识记《千字文》(二)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二)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 二、简介《千字文》(二)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第 2 页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链接:第5页 了解墨子教育做人的小故事。 七、拓展活动:读一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黒。 ——荀子《劝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黒;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3课时 《千字文》(三)

教学目标:

1、识记《千字文》(三)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三)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

第 3 页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清 。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二、简介《千字文》(三)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链接:第7页

了解“二十四孝”中黄香的故事。 七、拓展活动:查一查

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已家喻户晓,“卧冰求鲤”“芦衣顺母”等故事就发生在山东。查阅资料,找出发生在山东的“二十四孝”故事还有哪些?并说说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哪些人?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 4 页

第4课时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月夜》和《乡思》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乡 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二、简介李觏

李觏,字泰伯,江西南城人,他的诗唐代韩愈、皮日休等人的影响,具有独特风格。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第 5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小学四年级上传统文化教案 2doc在线全文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传统文化教案 2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312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