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豫文非遗〔2014〕7号韩店非遗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附件2 项目代码: Ⅱ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名称: 韩店唢呐 保护单位: 宝丰县肖旗乡文化服务中心 省辖市、省直管县(市)

或省直属单位主管部门: 平顶山市宝丰县

河南省文化厅印制 二○一四年九月

1

一、项目简介

韩店唢呐,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它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适当在喧哗的局面渲染氛围,广泛应用于当地群众娶媳嫁女、丧葬祭奠、乡村庙会、节庆典礼等民俗活动。演奏时常由笙、管子、梆子等乐器伴奏,组成“唢呐班”。在乐曲的来历素材上,兼收并蓄,普遍采取民歌小调、戏曲、曲艺音乐等。它的演奏形态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表演时可根据各种民俗礼仪、内容,做喜、乐、悲、哀各种情绪的音乐表演。 韩店唢呐最初兴起来于宝丰县肖旗乡韩店村,该村村大人多,自明清以后便有宝丰至临汝的“官道”过境;建国后又修建有宝赵(宝丰----赵庄)公路贯穿而行,交通便利,因此各种艺术团体,各类艺人往来频繁,使该村积淀了厚重的民间文化底蕴,爱好吹、拉、弹、唱者层出不穷,代代相传。它的兴起和广泛传播始于民国年间,唢呐艺人陈春堂(寇庄人)、刘林(商酒务镇赵官营人)常到韩店联谊、切磋,最终在此传徒授艺,他们常和县剧团的唢呐师交流,技艺很快成熟,期间开始有群众和单位请他们去演奏,虽然是无偿的,但对韩店唢呐的发展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提升了韩店唢呐的知名度。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部分唢呐乐班开始频繁 “出好儿”,频繁的演出让韩店唢呐名声鹊起,不菲的经济收入,让这个队伍不断壮大。随着韩店唢呐名声大振,艺人们的足迹遍布郏县、鲁山、汝州、襄县、叶县、舞阳、漯河、许昌、巩义、方城等地,远至河北、山东、安徽。在外出演出的过程中,艺人们的技艺不断得到提升,韩店唢呐也声名远扬。近年来,韩店唢呐艺人们经常在省、市、县唢呐大赛中获得大奖,在河南省及周边省、市享有盛名。 韩店唢呐是一种古老而历史悠久的民间演奏艺术,它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享誉河南省广大农村的广阔天地之间,群众基础雄厚,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发展空间。它不但在听觉上使人能享受高亢、明亮、抑扬顿挫的音色,在视觉上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些因素决定了它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努力保护。

2

二、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名称 韩店唢呐 申报地区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 涉及民族 汉族 肖旗乡位于宝丰县的中北部,地处北纬33 ° 55 '。东经113° 05 ',经纬交叉点在枣庄赵庵自然村,海拔平均高度约140米。乡政府驻地肖旗村距县城4公里。地域形似一只张开的河埠。南靠城关镇、西接商酒务镇、北邻赵庄乡、东连石桥镇、西南同张八桥杨庄镇交界、东南与周庄镇接壤。东西长10.75千米、南北纵深9.5千米,境遇总面积63平方公里。 辖26个行政村,162个自然村,3.8万人。 韩店村距肖旗乡政府西1公里,是一个有2800余口人的大村。自明清以后,该村便有宝丰至临汝的“官道”过境,建国后修建的宝赵(宝丰----赵庄)公路又贯穿而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东部,西北部,南部三面有岭,属丘陵地貌。 由于村大人多,又自古以来处于交通要道,各种艺术团体,各类艺人往来频繁,而只要有艺人到韩店,群众都热情招待,独特的人文环境使该村积淀了厚重的民间文化底蕴。韩店唢呐以韩店村为基地,而后远播邻县、邻市,甚至全省。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3

由于韩店唢呐艺人们的足迹遍布郏县、鲁山、汝州、襄县、叶县、舞阳、漯河、许昌、巩义、方城等地,远至河北、山东、安徽,艺人在外演出时吸引了众多外来学艺者,而韩店姑娘出嫁传出了唢呐技艺,分 布 区 域 使韩店唢呐广泛传播,因此韩店唢呐艺人主要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韩店村为基地向四周辐射,分布全县乃至相邻县、市,及至全省。 目前,仅宝丰县的韩店唢呐乐班就有55个,其中:肖旗乡40个(韩店村31个),商酒务3个,杨庄镇3个,石桥镇 2个,赵庄乡3个,闹店镇2个,李庄乡2个。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清乾隆初年,韩店乡绅“郭公老”(郭旦)酷爱戏曲,曾出资供养历 史 渊 源 两个戏班,其中便有唢呐吹手。该戏班走动于全省各地及邻近省份,对乡民也颇有影响,自此,爱好吹、拉、弹、唱者层出不穷,代代相传。韩店唢呐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唢呐艺人陈春堂(寇庄人)、刘林(商酒务镇赵官营人)常到韩店联谊、切磋,后发展到在当地传徒授艺,唢呐艺人队伍不断壮大。在韩店唢呐艺人的影响下,宝丰境内的唢呐班社和艺人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可观。目前,仅宝丰县的韩店唢呐乐班就有55个,仅韩店一人村从事唢呐演奏的艺人就达四百多人,呈现出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的状况。 韩店唢呐演奏时常由笙、管子、梆子等乐器伴奏,组成“唢呐班”。一班吹手由五人组成,1个吹唢呐者,可根据演奏需要自动变换高低音,2个吹笙的,1个打梆子和1个打手镲的。在乐曲的来历素材上,兼收并蓄,普遍采取民歌小调、戏曲、曲艺音乐等。它是以吹为主,打、基 本 内 容 拉、咔为辅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其演奏技巧主要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青、三弦音、箫音等,还有模仿鸡啼鸟鸣、人声歌唱(俗称咔腔)等特殊技巧。演奏形态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静态”演奏是在婚、丧人家门口或院内坐着演奏;“动态”演奏是在婚、丧、祭祀、典礼等行走中演奏。其用途方面多用于民间节庆、婚丧嫁娶和祭奠仪式等民俗活动,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 4

1、演奏曲目丰富多彩,既保留传统曲牌,又移植民歌小调、戏剧曲牌、地方戏曲、民间小曲、流行歌曲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味。2、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清脆响主 要 特 征 亮、婉转流利。善于模仿各种声音,尤其是模仿海连池、牛得草等戏曲名家的唱腔,更是惟妙惟肖。还可根据各种礼仪形式、内容,做喜、乐、悲等各种情绪的音乐表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3、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原以唢呐、笙管为主的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以吹、打为主,以弹、拉为辅的民间管弦乐。乐队编制,至少五人,多则十一二人,主要乐器有:唢呐、笙、管、鼓、板、梆子、二胡、电子琴、萨克斯、架子鼓等。 1、历史价值。韩店唢呐广泛应用于民间祭祀庆典、农村集会、丰收节庆或婚丧礼仪中,调查了解当地民间艺人的生活、演出和传承活动,不仅可以研究中国农村民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而且对探讨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可提供翔实的一手资料。2、文化价值。韩店唢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已独特的演奏风格,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韩店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发展空间。3、审美价值。韩店唢呐可以表现特殊情绪,既有悲的韵味,也有喜的情绪,与仪式场合和谐而浑然一体,让听众与演奏现场氛围共鸣。不但在听觉上能够享受高亢、明亮、抑扬顿挫的音色,它的动态行进式表演在视觉上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1、外来文明导致审美方式的改变,许多人放为“新音乐”才是时尚的,而唢呐等民间艺术是落后的、守旧的,因此,对其妄加排斥,使其生存空间变得狭小。 2、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唢呐已很少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为重 要 价 值 存 续 状 况 了吸引观众,争取经济收入,一些唢呐些,在表演时加入其它表演元素,常有曲艺化、戏剧化、歌舞化的倾向;也有的唢呐班引进了小号、架子鼓、电子琴等西洋乐器,许多唢呐有时又兼鼓乐队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唢呐表演走样变异。 3、随着时代表发展,唢呐已不再是当地群众谋生的主要手段,农村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分散各地,唢呐技艺后继乏人。还有不少年轻唢呐手急功近利,不注重艺术的厚积薄发,使那些艺术质量较高,难度较大的技艺面临失传。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豫文非遗〔2014〕7号韩店非遗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豫文非遗〔2014〕7号韩店非遗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312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