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邹淑琴说课稿 -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蜀相》《书愤》说课稿

江苏中学语文组 邹淑琴

一、说教材

《蜀相》和《书愤》分别是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四、五篇课文。本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一首七言律诗。杜甫作为为“诗圣”,一生经历分为四个时期,留下大量诗篇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诗歌鉴赏指导的最好教材,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其他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蜀相》前两联写景,通过精巧的炼字艺术,情景交融,表达了独特的情感和意蕴;后两联抒情,表达了对诸葛亮丰功伟绩的崇敬和思慕,由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不仅表达了诗人杜甫对其的痛惜,而且概括了古今英雄在国家危难之时,有才无命,壮志难酬的悲慨。

《书愤》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五篇课文。本诗的教学内容定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学习陆游的爱国诗词,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理解陆游等南宋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二、说教学目标

古代诗词是古代诗人心灵的透视,生活的缩影,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激情。可以说,每一个词都经过历练,每一句诗都经过生活的淘洗。即使平仄声调,也如珠落玉盘。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学会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感知诗词的声韵美,在吟诵中激起想象,体味诗人的丰富情感。 根据上面的考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为: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围绕《蜀相》《书愤》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角色等一系列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品味诗中写景的诗句,体会炼字技

巧,把握其中蕴涵的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有感情诵读,学习诗歌鉴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基本方法,对《书愤》和《蜀相》两首作品进行比较鉴赏,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答题

能力。学生自主交流、积极探究, 在合作学习中 体验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以意逆志,品味诗中写景的诗句,体会炼字技巧。

难点: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中蕴涵的作者情感。 三、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1、诵读法: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探究式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深入了解课文。

(2)学生提出疑惑,教师点拨。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

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二)说学法:(1)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诵读入手,大声朗读,带着感情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然后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在改写中了解诗歌的内容。做到当堂背诵默写。(2)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解答,多方面理解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语设计。(由简介诸葛亮导入)诸葛亮天纵奇才,工于智谋,同时又忠

心耿耿,谦恭廉洁,历代倍受人们的尊敬和歌颂。三国以后,人们创作了大量歌咏他的诗歌,或歌颂他的高风亮节,或艳羡他的得遇明主,当然,也有作品慨叹他壮志难酬。在众多的诗人中间,杜甫和陆游关于诸葛亮的诗最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位异代大诗人咏颂诸葛亮的诗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二)知人论世:介绍杜甫、陆游的生平经历及各自的历史背景(用投影打出) (三)诵读,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1、先读《蜀相》,后读《书愤》。通过诵读,熟悉作品,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中的意境。

杜甫的《蜀相》感情基调的是感伤、追怀、叹惋的心情。

陆游的《书愤》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2、教师指导朗读

方式:(1)吟读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吟读,听朗读录音,个别吟读,学生老师评点,齐吟。

的指导。通过教师

范读、学生试读、听朗读录音、教师点评,强化吟读的要求,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学生掌握吟读的要领。

(2)译读 :理解内容,披文入情阶段

性,可以玩味; 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老师评价,突破难点。

例如: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3、背读 :积累语言阶段 当堂背诵两首诗 (四)比较阅读鉴赏:思考探究阶段 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1、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 胸怀大志 不得重用 ——(创作时间、生活境遇)

3、主要意象:诸葛亮: 杜甫——忠心、功绩 (慨叹) 陆游——矢志不渝(羡慕)

——(同样以诸葛亮为主要意象,作者描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个人情感: 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 (壮志难酬) 陆游——渴望北伐复国 (建功立业)

——(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补注:作此诗时,陆游已是61岁的老人。此时他已罢官6年,只挂着一个空职蛰居故乡。直到作此诗,才因任权知军州事(暂时主持地方军队和民政事物)而被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总结:

表达技巧: 杜甫——情景交融 陆游——用典明志

作品风格: 杜甫——沉郁(深沉蕴藉)

陆游——(悲愤)悲壮

—— 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板书: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作者经历: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 主要意象:诸葛亮: 杜——忠心、功绩 (慨叹) 陆——矢志不渝 (羡慕)

个人情感: 杜——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 (壮志难酬) 陆——渴望北伐复国 (建功立业)

表达技巧: 杜——情景交融 陆——用典明志 作品风格: 杜——沉郁 陆——悲壮

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不同点: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 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白描、对比

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 陆游 慷慨悲壮 体裁:

相同:都是抒情律诗

不同: 蜀相偏重是 咏史诗 书愤偏重在 抒情诗

内容:

蜀相:叙事——三顾和两朝,概括的写史,丞相祠堂何处寻写诗人寻找祠堂,引出下文的怀古

写景——映阶碧草自春色的春景,景象凄凉

抒情——抒发诗人功业未就的感慨

书愤:叙事——诗人早年的两次胜仗,豪迈、悲壮

抒情——诗人以 檀道济 自比,赞扬诸葛亮,同时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以及 报国无门 的感情

主要意象:

相同——都 引用诸葛亮的事例,借古伤今

感情:

不同—— 蜀相着重是 惋惜之情,因为杜甫人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功业未就 书愤着重是 赞扬诸葛亮的才华、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因为陆游的人生大起大落,主张抗金,但报国无门

时代背景:

相同—— 杜甫的时代背景是 安史之乱,国家内部的动乱,属于臣子犯上作乱 陆游的时代背景是 靖康之耻,金人入侵,是民族矛盾 不同—— 从诗中的透出的危机感上 比较,陆诗比杜诗更浓厚

写作技巧:

不同—— 杜甫的蜀相 前两联写景 属于 借景抒情 和 以乐景衬哀情 后两联 借古伤今、借古讽今

陆游的书愤 采用 用典 的手法,用了檀道济和诸葛亮,用典的好处是高度概括的抒发所要表达的情感, 还用了 对比 的手法,用“早岁”的胜仗 对比 现在的“衰鬓先斑”

总之 就是感情色彩不同啦~

杜诗就是 惋惜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再抒发自己 功业未就 (有才没人用吖~)的 遗憾(毕竟他写这首诗的时候都58岁左右了)

陆诗就是 赞扬、羡慕诸葛亮被明主重用、能够实现诸他自己的人生抱负。再抒发自己 报国无门 的愤懑(结合陆游的身世——积极抗金不被任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邹淑琴说课稿 -在线全文阅读。

邹淑琴说课稿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245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