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总体设计
4.1 设计思想
1)尽量采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系统应符合采购入库、销售出库、库存的规定,满足公司日常工作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3)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4)正确性:系统能正确处理内部数据,使各个文件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这是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则。
5)简单性:在保证系统正确,功能完备的前提下,力求简单,这样不仅实现成本低,还便于维护。
6)适应性:当系统所处的环境,用户对系统的要求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自动适应或稍加调整便可。
7)一致性:子系统之间保持一致。例如:同一商品采用同一编码,便于联系与协作。 8)完整性:系统功能完备,对进货、销货、存货三个事件都实现。
9)可靠性:系统只有长期地发挥有效性、正确性,才能取得用户的信任,才能被企业公司放心使用。
10)经济性:在保证本系统功能和性能完善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4.2 系统模块设计
系统开发的任务是实现企业库存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的。
模块化的依据是: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许多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原来的问题也就变得容易解决。模块化设计是把大型软件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成一个较小的相对功能独立又相关联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把这些模块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要求。采用模块化原理的优点在于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容易测试和调试。从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修改性。有助于软件开发的组织管理。一个大型软件可分别编写不同的模块。模块化理论的几个重要概念如下:
(1).抽象
13
抽象就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性而暂时不考虑它们的细节。处理复杂系统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用层次的方式构造和分析它。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首先可以用一些高级的抽象概念构造和理解,这些高级概念又可以用一些较低级的理解,直到最低层次的具体元素。
(2).信息隐蔽和局部化
信息隐蔽是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应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
局部化是指把一些关系密切的软件元素物理的放得彼此靠近。局部化有助于实现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原理和局部化有助于在测试期间以及软件维护期间修改软件。因为绝大多数数据和过程对于软件的其它部分而言是隐蔽的,从而由疏忽引入的错误就很少可能传播到软件的其它部分。
(3).逐步求精的模块化概念
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抽象是密切相关的。软件结构每一层中模块表示对软件抽象层次的次细化。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由抽象到具体的方式分配控制,简化了软件设计和实施,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和可测试性,并使得软件更容易维护。
(4).模块独立性
模块的划分要使模块间尽可能的相互独立,独立模块较易维护。度量模块的独立程度有两个标准:内聚和耦合。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
在软件的设计中应追求尽可能松散的耦合。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它是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扩展,理想内聚的模块只做一件事情。在设计时应力求做到高内聚。
经过对系统实现功能的要求,进行集中、分块,同时也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本系统的使用用户有两种,管理员和普用用户,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操作,普通用户负责系统的查询管理的操作。根据分析得到如下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14
企业库存管理系统 货物管理 基本档案 查询统计 系统维护 帮 助 入库管理 出库管 理 借货还货 盘点管理
供应商设置 货物档案设置 仓库设置 数据备份 数据还原 数据压缩 更改密码 权限设置 用户管理 库存查询 入库查询 出库查询 出入库按年统计 出入库按月统计 货物借出查询 货物归还查询 警戒货物 图4-1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4.3 系统模块描述
本系统根据使用用户分为两大类,管理员和员工,管理员可以使用本系统的全部功能,员工可以使用本系统的部分功能。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具体描述如下: 1.货物管理模块
货物管理模块主要包手企业的货物信息的采购入库,销售出库,借入借出,库存盘点等部分。是系统的主模块之一。
15
入库管理:采购入库管理模块完成货物入库信息的管理功能,用户可以输入货物的相关系统,并选供应商及存放的仓库,入库数量及单价,完成货物入库的管理。
出库管理:出库管理模块完成货物的出库信息的登记及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添加出库信息,也可以对出库信息进行删除。
借货还货管理:本系统提供借货还货的的功能。企业之间可以需要窜一些货物,此模块完成企业间相互借货及货物归还的管理功能。
盘点管理:盘点管理用于系统的库存盘点的功能。可以盘点货物情点,了解盈亏状况。 2.基本档案管理模块
基本档案管理模块完成企业的基本资料信息的管理功能,包括供应商管理,货物管理,仓库设置等模块。
供应商设置:供应商管理完成供应商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供应商的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备注。
货物档案设置:完成货物基本信息的修改及删除的功能。货物的添加通过入库管理模块完成。
仓库设置:完成仓库信息的添加、删除及修改的功能,仓库的基本信息包括仓库名称,负责人,仓库电话,所属单位等。 3.查询统计
查询统计模块主要完成本系统信息的查询统计的功能。
库存查询:用于查询商品的库存的信息,可以按货物编号,货物名称,仓库名称等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后显示相应的结果。
入库查询:完成入库的详细信息的查询功能,用户查询包括按入库编号,货物编号,货物名称,仓库名称,入库日期等信息进行查询。
出库查询:完成货物的出库存的详细信息的查询功能,可以按出库编号,仓库名称,货物名称,出库日期等信息进行查询。
出库入按年统计:按出库或进货,统计某个仓库,货物的进行情况信息。
出入库按月统计:出入库按月统计完成统计某个仓库进出库的信息的按月统计功能。 货物借出查询:可以按借货编号,仓库名称,货物名称,借货日期进行查询。 货物归还查询:可以按还货编号,借货编号,仓库名称,借货名称,还货日期等信息进行查询。
警戒货物:查看低于库存下线和高于库上线的货物信息。
16
4.系统统护
系统维护模块,完成数据库部分的篮管理功能。可以进行数据库备份及还原,也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压缩。 5.帮助模块
完成用户管理及权限设置的功能。
更改密码,完成用户密码的更改功能,更改密码时需要输入原来的密码,可以完成用户密码的修改功能。
权限设置,用于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定,用户的权限分为管理员及普通用户。 用户管理,完成用户信息的添加,删除及修改的功能。 4.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6]。 4.4.1概念模型设计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概念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
2)易于理解,从而可以用它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库的设计成功的关键。
3)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 4)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E-R模型。根据以上得到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就可以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6]。 2. E-R图中的图形符号说明
实体: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称
1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库存管理系统论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