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

2,学科、年级、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 3,课时数:共2课时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三、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

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察的独特方位:广裹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描述了观察的鲜活的图?阂环?嬉炀跋螅?托脑媚俊4司?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本诗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动。

四、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2、 朗读教学法 3、 小组合作交流: 五、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

出示: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 尼克松

3、这是外国人眼中的长城,看着课文插图,说说你眼中的长城。用上“曲折 蜿蜒 连绵起伏 巨龙 奇迹。” 二、学习第一部分

1、那么在作者眼中,从飞机上俯视看到的又是怎么样的长城呢?

2、在作者眼中长城是——奇迹?什么是奇迹?联系上文中的短语来解释。 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 长城像巨龙,有多长?

东起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西到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是长城的终点),(看地图)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100多天才能走完长城。(读好“万里长城”,读出它的“长”) 出示图片

3、想象一下,“巨龙”穿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看看图,长城通过的地形怎么样? 用手指在插图上和长城一起行走。

正因为长城修筑在高低不同的地方,又那么长,所以——(引读第二、三行)—— 4、比较句子。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像巨龙爬行在大地。

5、几千年以前,国家之间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长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读“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6、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 7、引读最后两行诗句。当你读到“中华民族的祖先”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些什么?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跟随作者继续鸟瞰祖国大地欣赏另一人间奇迹——运河,谁来说说它的全称。 出示图片:

2、自由读文,画出描写奇异的景象的句子。 运河和绸带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能把这样的特点,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如果说长城留给我们的是雄伟壮丽,运河留给我们的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那是什么呢?再来读读,读得再轻柔些。

4、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你们又读出了什么? 5、看地图,是啊,瞧!这是古时候很多朝代的国都,也是我们今天中国的首都北京,这是天堂杭州。从北京到杭州之间,就这么一条细细的线条,无法让我们体会到京杭大运河到底有多长,那就听听老师收集的资料吧!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我们祖国河流众多,绝大多数都是由西向东流的。京杭运河是我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京杭运河横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因而使我国这5大河习连成一个江河网。运河就成了当时交通运输大动脉。古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船就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5、观察课文插图,我们来看看现在的运河,谁来说说运河的样子。 (1)回忆我们学过的《水乡歌》你也来编一首《运河歌》

(运河清,运河长,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水面飘满河。) (2)再来看看运河两岸的画卷吧。 那碧绿的一片是——

那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是—— 那一家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是—— 那古色古香的是——

那纵横交叉而又平坦宽阔的是—— 到处是一派——————景象。

总结:孩子们运河实现了人们“陆地行舟”的梦想,它是我们东部的母亲河灌溉农田让南水北调,它繁荣了两岸的经济,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我们江苏的苏州、扬州和淮安等城市都在运河边上,它们在历史上的崛起和发展,运河是他们吸允的乳汁,运河是它们得以成长的血液。

5、听了我的介绍,你想说什么?把你的想法带入课文中,一边读一边想,好吗?就是这么一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就是这么一条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就是这么一条美丽的大运河,它今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得感谢—— 6、指导朗诵。 四、拓展

1、我们的祖先不只为我们创造了长城和运河这两大奇迹,在我们中华大地之上,有许许多多伟大的创造,都是我们的祖先用双手、用血泪、用汗水修筑而成的。先看看老师这里的几个词儿,哪些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呢?

金字塔、九寨沟、莫高窟、乐山大佛、黄河壶口瀑布、东方明珠、故宫、美国自由女神像、秦始皇兵马俑

2.续写。提醒注意比喻的贴切。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谱写了_______诗篇。 是谁创造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六、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饱含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歌,在教学点拨上需要教师投入极大的激情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浓重的民族自豪感。作为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不仅要遵循语文的传统教学,也应该把这看作是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一个极好机会。

全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赞颂了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分结构相同,均运用反复的写法,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至六行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勾画了长城与运河的雄姿。所以在背诵指导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在教学设计中,我结合多种创设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文本。浅谈我的设计意图。

一是凸现年龄段识字特点,扎扎实实抓好字词教学。我将识字教学与本册的“习惯篇”对“自主预习复习”的要求结合起来。上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并着重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进行指导。

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人文情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拨动学生心灵琴弦,使之感受到长城和运河的“奇异景象”,从而明白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三是美读成诵,深入感悟。因为这篇文章是一首能参杂进不少情感的诗歌,配上美妙的音乐,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读课文的兴趣。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做到在读中理解。进而会背诵课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886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