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一至四论 人民日报(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经济要“升级”,宏观调控也要有“升级版”,就必须按照十八大报告要求的,“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对调控实践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并上升为经常性的制度规定。

调控目标的设臵应充分考虑地方执行的空间与市场反应的时间。“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之外,我国还从国情和需要出发,把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纳入其中。值得检讨的是,近年来目标的数量和内容有过多过细的倾向。按照经济学的“丁伯根法则”,调控手段的个数不应少于目标的个数。一旦调控层层分解、过于微观,下级承受的目标过多,能调动的执行手段势必捉襟见肘。为确认目标仍在宏观层面,留给各地足够的运作空间,有必要在目标选择机制上进行完善。

另一方面,从目标选定,到动用手段,再到实现目标,存在一定的时滞与连锁反应。不把握好这一点,很可能导致调控时机的丧失。比如,货币发行量对刺激增长的效果,在美国要过6个月以上才能显现,在我国则很难说,但各种测量结果中最短的也要3个月。所以,目标更迭过于频繁甚至“一波三折”,会干扰市场合理反应的“时差”,冲淡调控的权威性及其特有功

能。提高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亟须完善调控目标的设立与退出机制。

目标确立后,手段的选择应与之配套,否则就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被动局面。最近的例子,当属2010年底各地为完成节能减排,在几乎没有其他手段的情况下,只好选择拉闸限电,引发企业自行发电、进而导致柴油供应紧张。相比目标,调控手段更多受制于现实条件,可供选择的政策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多,有必要对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达成机制性规定,为地方贯彻调控目标提供必要的、正当的政策手段。

在目标与手段相对配套的情况下,仍会听到“政策总是不兑现”的抱怨,这就可能存在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手段达成调控目标主要借助中间机制传导。此“媒介”其实并不在调控掌控之中,更多依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旨在抑制房价的“国五条”要真正落地,不仅看各地更低一层的实施手段,还取决于能否成功破解“阴阳合同”与“个税转嫁”等对策。让市场随着调控的“指挥棒”有效转动,需要更广泛的改革疏浚一切可能的阻碍。

30多年的“中国式调控”,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调控范式。今天强调所谓“机制化建设”,当是沿着这个范式的路径继续前行,运用“好的机制”呵护“好的市场”,而非另起炉灶、推倒重来。

更进一步,机制化建设还应升华为宏观调控体系的规范化。我们搞了30多年的宏观调控,至今没有一部约束、规范政府调控行为的“宏观调控法”,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依法行政必须依法调控,而让宏观调控有法可依,当务之急是将一般性规定转化为硬性的机制,为未来的立法做好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一至四论 人民日报(3)在线全文阅读。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一至四论 人民日报(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885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