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改编试题:9年级全一册》(学生版)
教材插图试题——内能
1.如图是火山喷发照片.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能,它是由 能转化来的.炽热的岩浆向四周流动,越过山坡,淹没村庄.岩浆冲上山坡,把动能转化为 能.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河面上的冰层 (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
(1题) (2题) (3题)
2.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该现象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如图是电子显微镜下某种物质的分子图示.从图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至少写出1条)
4.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这是 现象,它说明气体分子 . 在实验时,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面的目的是 . 在气温高的夏天比气温低的冬天做实验时更快看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原因是温度越高 .
(4题) (5题)
5.小强发现以下现象: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使用后会造成室内的环境污染;用胶黏剂可以把装修材料粘在一起;把汽油倒入油漆中调和,发现1ml汽油和1ml油漆混合后小于2ml.这些现象说明的规律不包括以下那一项( ) 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B.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有间隙 C.D. 分子间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为了探究影响分子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过一会儿,
1
看到两杯水都变红了.这是 现象.实验中还发现热水先变红,说明 越高,水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7.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 A.两铅块被压得太紧 B. 下面所吊的重物还不够重 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 C.D. 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 (7题)(8题)
8.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固态的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 ;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的作用力比固体的作用力要 (填“大”或“小”);而气态物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故气体容易被 ,并具有 性.
9.在随州城乡,家庭主妇们常常“腌制鸭蛋”,将食盐和黄土以适当比例混合加水和成泥状,裹在鸭蛋表面,十天半月后鸭蛋变咸了,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 此实例可作为分子运动论的一个有力证据 B. 黄土的目的是将蛋壳腐蚀,使壳变得十分薄 C. D.这种做法只能腌鸭蛋,不能腌鸡蛋 10.将等量的白糖分别放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热水更快变甜,这一现象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水蒸发 热来降低气温.
11.如图所示,用吸盘吸住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表明玻璃板和水的接触面处分子之间存在 力.
(11题)(12题)
12.下面的几幅图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13.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 .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 .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 .
(13题)(14题)
2
14.在北方的冬天,人们常靠“暖气”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人体的内能,而在南方的冬天,人们常常通过“搓手”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人体的内能. 15.如图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时,臀部感觉发热,这是用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他在下滑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5题) (16题) (17题)
16.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观察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 做功,使空气的内能 , 升高,达到硝化棉的 ,使硝化棉燃烧,这个实验说明 ,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 (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17.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根据这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塞子冲出瓶口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 ; (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 ;
(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问题: ?回答: .
18.下列生活实例中,不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 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 B.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把水晒热 C. D.摩托车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 19.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该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剧烈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 并且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 使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
20.太阳把地球表面晒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热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地球表面的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从空中落下来;太阳照射到地球,地球表面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 气体阻挡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
21.高空的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变成了雨滴,这说明( ) A.它的内能减小了 B. 它的内能增加了 它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 C.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22.“钻木取火”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木头的内能的;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
3
23.淘气的小明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让图钉冒在课桌上来回摩擦几下后,发现图钉冒变烫了,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把瓶装水放在冰箱里,一会儿变凉了,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24.烈日炎炎的中午,小明赤脚走在沙滩上,感觉沙子烫脚,可是当他走进海水中时却感觉海水很凉,这是因为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由于 的比热大,温度升高的 的原因 25.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水 食用油 质量/g 60 60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20 20 6 6 45 68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 (选填“水”或“食用油”). 26.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 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 B. 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 C.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27.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运输能量的介质而不用其他液体,主要是由于水的 大;相同质量铝块和铜块,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已知c铝>c铜),则在铝块和铜块中, 块上升的温度较高. 29.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30.(1)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J/(kg?℃),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吸收的热量是 J.
4
(2)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 .
4
3(3)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g,放出920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0℃,铁钉的初温为 .[c铁=0.46×103J/(kg?℃)].
教材插图试题——内能的利用
1.以下机械不属于热机的是( ) B. A.C. D. 火车 超音速汽车 摩托车 电饭锅 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塞子被弹出.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塞子的 能.
(2题) (3题)
3.汽油机在“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 冲程使汽车获得了动力.在 冲程排出了尾气.如图所示表示正在进行的是 冲程.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变 , 降低,密度变 。
4.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活塞的运动方向.请你结合气门的位置做出判断,其正确的工作顺序是( )
A.甲丁乙丙 B. 乙丙丁甲 C. 丙甲乙丁 D. 丁甲丙乙 5.如图所示,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四大部分组成.发动机把燃料燃烧产生的 能变为 能,再通过底盘上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汽车已经采用了 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化油器系统.
6.在图中,甲为四冲程内燃机吸气冲程的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吸气冲程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请在图乙、丙、丁中,分别画出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中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改编试题及答案:9年级全一册》(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