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娜拉形象分析(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的感情是以自己根本利益的得与失为转移的, 而且还透露了他在思想 深处把男女婚姻家庭关系看作了以追求和维护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利害 关系。唯其如此, 他对娜拉的所谓爱情, 在本质上也就成了以保障他个人利益为潜在前提的感情上的玩赏取乐和消遣。而一旦危及到个人的根本利益, 他就本能反应地辱骂打击甚至抛弃。这样, 娜拉当然就成了这个婚姻关系中一个被丈夫呼来叱去的很好玩的“玩艺儿”。由于上述原因是造成娜拉于偶地位最外在最直接的原因, 所以许多评论文章往往仅着眼于此, 并据此分析出文本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男女不平等、批判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虚伪等社会批判意义。

三、 娜拉走后怎样

(一) 娜拉出走在当时的意义

先且不论娜拉出走后自己会怎样生活,我们来想想娜拉走后给周围带来的震动会有多大。她的丈夫难道不会因此而进行反思吗?!诚然,她丈夫的反思对我们而言已经不重要了,娜拉的出走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她带给读者的反思才是她出走的真正使命。娜拉走后,才有了安娜卡列林娜、子君、卓文君等一系列追求自身解放和爱情婚姻平等的女性角色。娜拉的出走为当时的“玩偶”们,或者把妻子当“玩偶”的人敲了警钟,让女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让男人们思考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妻子。 (二)娜拉走后究竟该往何处去

当娜拉意识自己只是个高级“玩偶”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

出走,她的这种回避在我看来是回避她沦为玩偶的必然性的一种解脱。娜拉感悟到了自己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丈夫的“玩偶”。那么, 娜拉自己应该怎样做才不至于沦为丈夫的“玩偶”呢? 作品中没有交代, 只是让她离开了丈夫, 一走了事。对此鲁迅先生评论说: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 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 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鲁迅先生的意思一是指娜拉缺乏应备的生存技能和正当的谋生手段, 以后要想在社会上生存, 只有走买笑为生的堕落之路; 二是指妇女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娜拉可以走出海尔茂的家庭, 却无法走出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恩格斯的论述则更进一步: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 因为“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 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恩格斯无疑 道出了问题的关键。

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她不走出这一步,她的人生永远只能是个玩偶。娜拉走后,她的丈夫海尔茂是否会有所触动,是否会随之觉醒?读者不得而知。

然后娜拉走后,究竟能不能活下去,活得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无数个娜拉走后,又会怎样?!

剧本没有告诉读者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只是用“娜拉出走”这一象征性的举动结束全篇,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文学毕竟是文学,文学与现实相关联,但文学家毕竟不是社会学家。

四、 娜拉的形象特点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以及文学

意义

(一)娜拉的形象特点

娜拉从温顺的“小鸟儿”“小松鼠儿”在家庭和生活的磨练中一步步走向成熟:从盲目乐观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到最后毅然决然的出走,表现出她的善良和独立。

觉醒前: 娜拉出身于中等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个天真、热情而美丽的女子。她在没有出嫁之前,父亲叫她作什么,她就作什么,好似父亲的泥娃娃。在结婚八年后,她仍然像个大孩子一样,喜欢唱歌,喜欢吃糖,有时还难免要撒娇。她对丈夫是体贴的妻子,对父亲是孝顺的女儿,对孩子是慈爱的母亲。她除了吃一点杏仁饼干和同阮克大夫聊聊天外,没有自己的嗜好和要求。娜拉完全是资产阶级社会合乎理想的女性,是幸福家庭的标本和象征。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家庭,丈夫,孩子。她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冒着违法的危险去救过丈夫。这件事情她自己不愿意告诉别人,埋藏在心中,这是女性的喜悦和骄傲,不愿让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就像一个小孩嘴里含着一颗糖一样甜。她绝对没有想到,正是这一件引以自豪的事情,却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当柯洛克斯太要挟娜拉时,尽管娜拉使用了女性的一切手段,但仍然打动不了丈夫,说明了娜拉在家庭中处于何等的地位。她找朋友阮克大夫借钱,但听出阮克大夫很爱她,于是她打消了念头。这表明她心地善良,忠实于自己的丈夫,忠实

于爱情。当柯洛克斯太的威吓信寄到她家时,能够救娜拉的就只有海尔茂了,可以说这是唯一的一线希望。娜拉一点也不怀疑,事情败露后,她丈夫要承担一切责任,但娜拉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使丈夫的声誉受损。偶像倒塌后娜拉后来终于没有选择自杀,她不愿意为这样的丈夫去死,不愿再与他一起生活。在共同生活了八年之后,因为这件事情终于认清了丈夫伪善的面目。娜拉出走了。这并不在于娜拉在需要帮助时丈夫没有帮助她,而在于她理想中的偶象已经倒塌。她开始想到去死是出于对丈夫的爱,后来受到丈夫的斥责后,也想到去死,但当时的心情已不同,是向丈夫赌气(一人做事一人当):“我死了你就没事了!”直到借据寄回来后,海尔茂说“我没事了”,娜拉才意识到他的心目中只有“我”。海尔茂把“害人的东西”烧掉之后,他拍手称快了。但他没有想到这张“害人的东西”八年前救了他的命。这张借据凝结了娜拉对他的多少爱,娜拉为了它吃了多少苦。它是娜拉对丈夫真挚的爱的象征,是使家庭幸福的信物。海尔茂应该将它作为最珍贵的文件保存起来。然而他却将它视作瘟疫,可见海尔茂是多么自私。这怎么能不使娜拉心痛,失望呢?他安慰娜拉的话更加暴露他的自私:“受惊的小鸟儿,别害怕,定定神,把心静下来。你放心,一切事情都有我。我的翅膀宽,可以保护你!……”海尔茂“非常真诚的话”真诚地打了自己的耳光。他不想一想应该是谁饶恕谁,他有什么资格饶恕娜拉?既然他知道娜拉爱他,为什么几分钟以前还骂她是“坏东西”、“伪君子”、

“犯罪的人”呢?他说自己翅膀宽,可以保护自己的妻子,但是几分钟以前他丝毫没有保护她。他越是大言不惭,越是真诚地暴露了自己的虚伪。但是娜拉已经觉醒,越来越认识到他的真面目,越来越打心底里厌恶他。从屋里到屋外的这一步,经历了一个艰巨的内心觉醒过程。

(二)娜拉的时代意义和文学意义

《玩偶之家》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和家庭关系上的假象,揭露了在“幸福”、“美满”等表面现象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质,并提出了妇女解放这样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是一篇抨击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的控诉书,是一 篇妇女解放的宣言书。

五、 “娜拉形象群”分析

其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会有类似于“娜拉”这样的形象存在,与其说是与娜拉类同,倒不如说是扮演着玩偶的角色,她们有沦为玩偶的必然性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共性,然而她们的出走也具有不可替换的象征意义。因为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作家无法用作品回答的问题还有很多。娜拉的觉醒与出走不但是由于传统意义上的反法律、反宗教、反道德, 而且 也是由于其人格系统中本身所具备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动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多数读者看到的是富有牺牲与反抗精神, 实际上, 娜拉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在从事着为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事业,也不认为自己是女权运动的先驱。

所以,娜拉只能代表“玩偶”这个形象群体,她沦为玩偶的必然性是由时代因素外在影响和内在素质的综合体。

娜拉的形象之所以闪耀在文学历史的殿堂,是因为她所代表的是同一时代无数想要挣脱“玩偶”身份的女性,以及她所独有人格魅力在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读者。角色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显得具有开创意义,尤其是娜拉沦为“玩偶”的必然性以及最终出走的必然性,震撼的不仅仅是剧中的那个傀儡丈夫海尔茂。

殷宇婷 二零一二年八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娜拉形象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娜拉形象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860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