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刍议
[摘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四项职能,既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应该成为其专业发展的主要导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围绕四大基本职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科学发展的互动双赢之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基本职能教师专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四项职能①。这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高等教育的职能,对于在新形势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高教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能否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职能,关键之一是要有一支能够担当历史使命、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来说,现代大学的四大职能,既是其应当担负的重要职责,也应该成为其自我提升和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导向。正如台湾著名学者陈碧祥所指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校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职业,为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发展以及个人自我发展的要求,通过自我反思、合作研讨、集中培训等方式,在职业理想、专业思想、教育观念、科研能力、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②也可以说,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应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履行人才培养职能与教师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应是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专业面向较为宽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强烈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互融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前进的“好使顶用”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具有较强职业意识和区域意识,能够在地方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③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大力提升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通过培训等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教师掌握最为前沿的学科专业知识,当然,教师自身也要通过自我反思与合作学习,努力增长教学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二是大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刍议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