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
1、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3、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 )。 A.教育 B.文化 C.国家的建立 D.学校的出现
4、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 )编写的。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同生产劳动分离是( )。 A.原始教育的特点 B.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 C.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D.古代教育的特点
8、道家主张教育要( )。
A.有教无类 B.非攻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9、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0、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11、在古代教育中,“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的是( )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代希腊
12、自( )阶段开始,自然科学就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A.原始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古代教育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
B.雅典教育只重视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教育 C.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D.在欧洲封建社会里,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 14、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多选题
15、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指( )。 A.传递和深化文化
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C.构成文化本体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E.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16、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________提供了平台。( ){Page}
17、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8、教育影响可分解为下列哪几种成分? ( ) A.教育手段 B.教育环境 C.教育内容 D.教育媒体 E.教育活动方式方法
19、下列属于墨翟的主张的是( ){Page}
判断题
2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
二
1、 “课堂讨论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有意义的选择形成自我概念”,是源于( )哲学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A.唯心论 B.实在论 C.实用主义 D.存在主义
2、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 A.教师素质现代化 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内容现代化 D.教育评价现代化
3、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 A.四书 B.五经 C.六艺 D.八股文
4、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5、“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
6、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7、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布卢姆 D.夸美纽斯
)。
8、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
9、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 )首先提出。 A.保罗·朗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0、学校教育始于(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原始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中期
1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12、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1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 )。 A.文法学校 B.琴弦学校 C.文士学校 D.骑士学校 多选题
14、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15、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 )。 A.学生中心 B.教师中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题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