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摘 要
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使各种资金来源和资本配比保持合理的比例,既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核心。文章通过分析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探讨研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对融资方式的选择。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国内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于资金,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使用的融资方式进行了解读,从内外两大方面归纳了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
关键词:企业融资,新准则,融资方式,融资工具,融资策略
1
目 录
前 言 ........................................................................................................... 4 第1章 企业融资方式的不同分类……………………………………….5
1.1按企业筹措资金的形式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5 1.2按资金的来源渠道分为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 5
第2章 民营中小企业常见融资方式 ......................................................... 5
2.1 内源融资 ............................................................................................. 6
2.1.1商业信用融资 ............................................................................. 6 2.2 外源融资 ............................................................................................. 6
2.2.1.银行融资 ................................................................................. 7
2.2.2.发行企业债券............................................7
第3章 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 ..................................................................... 7
3.1债务融资性融资工具 ............................................ 7 3.2权益性融资工具.................................................8
第4章同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8
4.1蠧F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9 4.2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9
结 论 ......................................................................................................... 10 谢 辞 ........................................................................................................... 14 参考文献 ..................................................................................................... 10
2
前 言
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不足三年,资金瓶颈无疑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资金就像企业生命中的血液,资金不足,意味着企业失血,失血严重企业就会死亡。
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看,通常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资金大多由企业主自己提供,外部资金介入的程度不深,企业需要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成长期企业的资金需求一般用于进一步完善产品或开拓市场,资金需求量最大且来源紧张,此时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融资。成熟期企业的经营业绩逐渐得到体现,财务指标相对稳定,具备内外源融资的各项条件,资金来源稳定,资金储备比较丰富。衰退期的企业,投资机会减少,资金需求降低。
3
第1章 企业融资方式的不同分类
1.1按企业筹措资金的形式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从企业筹措资金的具体形式来看,融资方式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将企业当年产生的利润进行分配后,留存部分收益作为未来的投资资金。采用内部融资方式,企业无须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但由于资金的占用,会产生机会成本;而且由于留存收益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外部融资的费用,使得内部融资的成本很低。
外部融资是指企业从外部通过借款等方式取得资金,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的过程。外部融资又可分为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权益融资是企业通过出让部分所有控制权来换取外部投资者资金投入的一种融资方式,体现的是一种产权交易关系。债务融资是主要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或金融机构借入所需资金,并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体现的是一种抵押债权债务关系。
1.2按资金的来源渠道分为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融资方式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构成负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权益性融资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债务融资包括向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和卖方融资等,企业的债务资本来源可分为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企业债券两大类,具体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权益融资包括上市股票融资和非上市股票融资,企业进行上市股票融资主要以公开上市的形式通过向公众投资者发行新股或增资募股获得权益资金,非上市股票融资主要在场外交易市场通过私下协商方式或定向募集方式发行股票,其发行对象往往是各类特定投资者,如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4
第2章 民营中小企业常见融资方式
通常把企业可自主选择的商业信用融资、留存盈余融资等方式归属于内源融资;
而把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项目融资、基金融资等其他企业无法自主决定的融资方式归属为外源融资。一般认为,企业融资结构的最优顺序是:先是内部融资,然后是贷款和发行债券,最后才是发行股票。这一观点已被西方各国企业的融资行为所证实。内源融资是外源融资的保证,外源融资的规模和风险必须以内源融资的能力来衡量。没有内源融资,也就无法进行外源融资。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也符合这一理论。下面我们对这些方式分别进行解读。
2.1 内源融资
又称“内部融资”,是企业进行融资渠道选择时可自主选择的融资方式。
2.1.1商业信用融资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借贷活动,是最常见的债权债务形式。常见的商业信用有定金、押金,赊销,代销,分期付款,等形式,在企业账务上通常表述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商业信用的优点是筹资便利、限制条件少、筹资成本通常较低,缺点则是期限较短、金额较小、筹资成本有时较高(如放弃现金折扣则需支付高额成本)。
商业信用融资并非所有企业均可使用,对一些新办企业或以往信誉较差的企业来说,往往会遇到阻碍。企业必须从成立伊始便培育自己的信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赢得商业信用。另外商业信用不能超过企业自身的债务承受能力,否则会给企业带来支付风险,严重的可能演变成商业欺诈甚至商业诈骗,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企业将当年利润(亏损)扣税后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合并,如果结果为正数,得到可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的次序是:
1.可分配利润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当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2.另根据股东会决定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3.提取公益金;4.支付股利。
企业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考虑,通过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可达到一定的目的。例如为了筹集资金,降低筹资成本,可限制股利支付;为了合理避税,可限制股利支付;为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会计毕业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