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提炼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勾画阅读等阅读方法。
3.情感目标: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教学重点 :
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找出中心句,品味关键句,从而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诵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 一、 导入新课 问卷小调查
1.你读书的感受: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 2.你读书的目的:A.考出好成绩 B.让家长高兴 C.获取知识 D.不知道 二、作者简介
谢冕说:“读书是幸福,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谢冕的幸福生活……本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可以说,作者对读书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悟到的,那么,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 板书:读书人为什么是幸福人 三、 讲授新课
(一)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训练学生快速通读全文的能力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解决生字词,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提炼主旨。) 1.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引导学生从找各段的中心句入手去感知) 2.理清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
(二)(精读)品读课文,结合学生阅读经历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
1. 学习第1、2自然段。 ⑴ 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⑵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请找出理由。(引导学生用自然段1、2文中语句来说明) ⑶ 让学生判断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 小结:读书可以增长人的知识。
2.精读、美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问题: ⑴ 首句在文中的作用?
⑵ 让学生判断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 3.学习第4自然段。
⑴ 请一组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⑵ 学生寻找并读出“读书使人向善”的句子。
⑶ 书籍有多种多样,有好书和坏书。那么,好书和坏书对人有何影响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结合文中作者的感受去正面引导学生) 4 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喜欢看什么样的书?(此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5 让学生判断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 小结:读书可以使人情趣高尚、趋善避恶。 四、归纳总结
1.体会为什么作者会从这些方面来谈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师引导:这些方面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层次,知识面的扩大
2
(获得),精神的感化(影响),行动受到精神的感化而更趋向真善美(实践)。
2.结合P116练习与思考四,梳理全文的论证过程。
结束语: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是幸福的人吗?从明天起让我们做一个幸福快乐的读书人!
布置作业:1、P116练习与思考五
2、 读一篇或一部使自己有所感触或有所收获的作品,并摘录书中的经典或优美的词句。 板书设计
读书人是幸福人
中心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5) 分论点1. 读书能使知识增广(1——2) 2.读书能使人格高尚(3) 3.读书能使人向善避恶(4)
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引证法 文章结构模式:总——分——总{整体} 层进式(局部)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读书人是幸福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