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处理,分化频率提高。两者同时存在的用量比值可以改变形态建成的方向。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高:有利根分化,抑制芽形成;比值低:有利芽分化,抑制根形成;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12、哪些因素会影响培养物的遗传变异? 培养基和培养方式 继代培养的次数 13、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诱导和选择方法。
1.自发突变 2.诱变:物理诱变、化学诱变、转座子插入诱变、复合因子诱变 直接选择法(正、负选择法)、间接选政法、绿岛法 14、试述离体无性繁殖的程序。
1、无菌母株制备2、不定芽增殖3、完整植株的形成4、再生植株的锻炼和移栽 5、再生植株的鉴定
15、离体无性繁殖中,小植株的驯化要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驯化中要掌握逐步过渡的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移栽前首先要进行日光锻炼,通过“晒苗”措施恢复叶绿体光合作用功能。使小苗由异养逐步过渡到自养。第二步进行湿度锻炼,使小苗逐步适应周围环境的湿度。 16、当前脱除植物病毒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方法:高温处理、低温处理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药品处理
生物方法: 茎尖培养脱毒法;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珠心组织脱毒法;愈伤组织脱毒法。
17、如何检测再生植株的脱毒效果?
(l)直接测定法(2)指示植物法 (生物鉴定法、敏感植物鉴定法)(3)抗血清鉴定法(4)电子显微镜鉴定法(5)分子检测法 18、花粉孢子体的发育途径有哪几种?
A途径(营养细胞发育途径):花粉孢子体第一次有丝分裂,起源于花粉的营养细胞(营养核),营养细胞继续分裂形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
B途径(生殖细胞发育途径):生殖细胞持续分裂形成胚状体,而营养细胞可能不分裂或只分裂数次形成一个胚柄状的结构附着在由生殖细胞起源的胚的胚根一端。
C途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共同发育途径):营养核和生殖核先发生核融合,然后再进行花粉孢子体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发育成花粉植株。C途径的特点是生殖核和营养核共同参与花粉孢子体的形成,生殖核是有功能的。 19、花粉植株的形态发生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1)来自花粉诱导形成的胚状体;2)来自花粉的愈伤组织。 20、试述花粉单倍体植物的培养程序。
1)材料准备;2)诱导花粉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3)愈伤组织的植株分化或胚状体的正常生长;4)完整植物体的形成;5)再生植株的驯化和移植。 21、花药培养中花药为什么要经过低温处理?
可以激发花粉母细胞产生两个相等核,而不是一个营养核一个生殖核; 保持高比例的强生活力花粉,同时延缓体细胞组织的衰老; 激发花粉产生原胚;促使细胞同步分裂。
22、花药培养时为什么要用较高浓度蔗糖和较低浓度的激素?
高糖预处理效应:接种前采用高糖预处理花药,一定时间后,再转移至适宜的糖浓度下培养,对诱导小孢子脱分化、再分化起促进作用,可大幅度地提高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诱导率。 23、人工诱发单倍体发生方式有哪些? ①孤雄生殖②孤雌生殖
人工诱发单倍体以孤雄生殖为主,目前在育种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这种类型的单倍体。 24、植物胚胎培养包含哪些内容?
1、胚培养 (l)成熟胚培养 (2)幼胚培养
2、胚珠培养——指未受精或受精后的胚珠离体培养。 3、子房培养 —— 指授粉和未授粉的子房培养 4、胚乳培养 —— 指处于细胞期胚乳的离体培养
5、试管受精 —— 指培养未受精的胚珠并在试管内撒播花粉,使其受精形成具有生活力的种子。
25、胚龄与胚性发育有着怎样的关系?
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胚,离体培养成功率差异很大。一般胚龄越大成功率越高,相反胚龄越小成功率越低。处于原胚期的幼胚即使采用胚珠预培养的方法,也仅有少数植物种能够成功,如烟草。矮牵牛、朱顶红、棉花。
离体培养中幼胚培养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的组成。 26、幼胚培养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剥离技术 27、胚乳培养选择的最佳时期是何时?细胞期
28、一个好的悬浮细胞系有哪些特征?用于建立悬浮细胞系的愈伤组织有何要求? (l)能大量提供均匀的植物细胞,也就是同步分裂的细胞。 (2)细胞增殖速度快,适应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3)需要特殊的设备,如大型摇床、转床、连续培养装置、倒置式显微镜等,成本较高。 1)疏松易碎的愈伤组织以幼胚为最佳
2)悬浮细胞培养基组成一般同愈伤组织培养基相似 29、影响单细胞培养的因素有哪些?
1、细胞的起始密度2、培养周期(在一个培养周期中,细胞数目、总重量(鲜重、干重)和DNA含量的变化,呈一个“S”型曲线)3、培养基((1)条件培养基(2)生长调节剂(3)酸碱度)
30、悬浮培养比固体培养有哪些优点,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一、增加培养细胞与培养液的接触面,改善营养供应;二、在振荡条件下可避免细胞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在局部积累而对细胞自身产生毒害;三、振荡培养可以适当改善气体的交换。 起始愈伤组织的质量;接种细胞密度;培养条件:方式、温度;继代周期 31、简述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的工艺过程。
愈伤组织
外植体 植物细胞 细胞悬浮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细胞扩大培养 分离纯化 产物 32、简述药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步骤。
1)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2)筛选高产细胞系
3)在生物反应器中大量培养细胞或细胞团 33、简述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方法。
(1)分选法(2)饥饿法(3)抑制剂法(4)低温处理 34、、建立悬浮细胞系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35、、目前用做原生质体分离的材料有哪些?
幼嫩叶或无菌试管苗叶片、下胚轴和子叶、培养细胞(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物)、花粉细胞。一般认为由叶肉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遗传性较为一致 36、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l)机械分离法(缺点:获得完整的原生质体的数量比较少,能够用此法产生原生质体的植物种类受到限制。优点:该方法可避免酶制剂对原生质体的破坏作用。)(2)酶解分离法(优点:酶解法可以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而且几乎所有植物或它们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均可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缺点:这些酶制剂均含有核酸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以及酚类物质。用酶法降解细胞壁,会影响所获原生质体的活力。) 37、、原生质体纯化有哪些方法? 沉降法、漂浮法、不连续梯度法
38、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1)固体培养法(平板培养法)(优点有利于对单个原生质体的胞壁再生和对细胞团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定点观察。)
(2)浅层液体培养法
(3)双层培养法(优点:使培养基保持很好的湿度,不易干涸。同时还可以定期注入新鲜培养基。原生质体长壁速度和分裂速度很快。)
39、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原生质体培养的程序。
(1)原生质体的活力 (2)原生质体起始密度 (3)细胞壁再生速度 (4)培养基营养(5)培养条件(6)供试材料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
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胞壁再生——细胞团形成——器官形成、植株再生。 40、试述植物细胞融合的程序。
1、植物原生质体分离(l)双亲原生质体制备(2)采用酶法分离原生质体(3)影响原生质体活力的各种因素
2、 原生质体纯化(1)筛网过滤(2)采用不连续梯度法纯化原生质体(3)质膜稳定剂和渗透压稳定剂
3、原生质体融合(l)盐融合法(2)高钙和高pH值法(3)聚乙二醇法(4)聚乙二醇和高钙、高pH值结合法(5)电融合法
4、细胞杂种的选择(1)互补选择法:白化互补、遗传互补、营养互补(2)可见标志选择法:凹穴培养皿法、微吸管法
5、愈伤组织形成器官分化植株再生(1)基本培养基筛选(2)激素种类和浓度调节(3)渗透压调节
6、杂种植物鉴定(1)与亲代形态特征比较(2)杂种植物核型分析(3)同工酶谱分析 41、植物细胞杂种选择的方法有哪几种?
(l)互补选择法①白化互补选择法 ②遗传互补选择法 ③营养代谢互补选择法 (2)机械选择法(可见标记法)A.凹穴培养皿分离法B.微吸管分离法 42、细胞大规模培养有哪些培养系统? 成批培养、半连续培养、连续培养
43、悬浮细胞系在继代培养中其群体生长规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细胞工程复习题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