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ordwendang.com 柯村乡红色旅游开发的探讨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word文档
作为一个大山深处的革命老区柯村乡,如何利用红色与生态资源,拓展、延伸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内涵和产业链?我们的想法是,围绕红色旅游,统筹安排,把邻近红色旅游景区的村庄规划成“农家乐”旅游景点,建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村庄,吸引游客。把陈列着著名的“柯村暴动”史料的“柯氏宗祠”所在地的柯村村,规划建设成红色旅游村,房屋统一粉饰建成四合院式的客家民居,与旧址建筑风格浑然一体。新村庄内开设了客家风情表演、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等节目,让参观完“柯氏宗祠”等景点的游客争相前来过过农家生活瘾。与此同时,立足红色旅游,在紧挨红色旅游景点的地方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型农业,既催生了农村产业发展新景象,又延长了红色旅游链条。使游客在红色景区停得下、留得住,如此既延长了红色旅游链条,丰富了红色旅游内涵,又实现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这里也就自然具备了双重旅游价值。
一、旅游开发前景
柯村乡的红色和乡村生态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里的人们的生活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生活在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构成的“森林”中的现代人,对革命斗争的历史和对田园、森林、山川、湖泽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当年红军留下来的遗迹遗物,为世人翻开了火红的历史篇章;亲眼瞻仰红军遗留下来的武器、宣传标语、字据、石刻和战壕等多处遗迹(物)的时候,咱红军将士在峥嵘岁月里的困苦生活和惊天动地、浴血奋战的战斗场景,就会在瞬间内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农村的自然景观、新鲜空气、清澈水源、纯天然食品、淳朴的民风越来越受到现代城市居民的青睐。这种需求为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商机。游山区风光, 受革命传统教育成为柯村“红”“绿”旅游的一大特色。
二、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
(一)红色资源
柯村乡位于黟县西北部边陲,是黟县、祁门县、石台县三县交界处的深山区,距县城56公里,全乡总面积89.79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59个村民组,6800多人口。
柯氏宗祠:“柯氏宗祠”建于清代中期,有仪门、享堂、寝堂组成。仪门重檐翘角,前檐下设有木栅栏,内设门坊,大门两旁有抱鼓石一对,宗祠总建筑面积367.5平方米。整个
更多相关文档免费下载请登录: http://www.wordwendang.com-中文word文档库 http://www.wordwendang.com 建筑结构严谨,端庄地方朴。柯村原属太平县管辖。1934年4月,根据中共“六大”纲领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民政权,中共太平县委正式成立。8月12日,太平县委在中共闽浙赣省委的领导下发动了声势浩大、震撼皖南的“柯村暴动”。参加者达3000多人,农民纷纷行动起来,捉拿土豪劣绅,收缴地主武器。10月,在柯氏宗祠成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半年时间里,东至黟县方家岭,南至祁门花桥,西至祁门赤岭、历口,北至宏潭佘溪的百余里范围内,都发展了党的组织,成立了红军皖南游击队,并进行土地革命,形成了以柯村为中心的皖南革命根据地。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当时就设在柯氏宗祠。同年12月,方志敏率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径柯村修整时,在柯氏宗祠召集了苏区干部会议和柯村地区群众大会,并帮助建立了红军皖南独立团。独立团后来成为新四军的一部分。建国后,宗祠一度成为乡卫生院,后来又改为粮食加工厂。1984年,为纪念柯村暴动五十周年,乡政府对柯氏宗祠进行了全面整修。现祠内陈列着当年“柯村暴动”的有关文物史料,对外开放展览,成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漩溪塔:漩溪塔位于三合孙村东南方,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漩溪塔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塔身高约七丈,平面呈六角形,共五层,系砖、木、石空心是结构,沿内腔墙有夹壁角道,十级而上,可达顶层。每层三面开有圆拱形窗口,即可采光通风,又可供游人凭窗眺望,饱览山光水色。
1934年8~9月间,我皖南游击大队在漩溪塔对面的大佛庵里消灭了敌人的壮丁队。当时,战士们以皖南游击队宣传部的名义在漩溪塔墙上写下了两条革命标语。至今,70多年过去了,这些标语的字迹,经修整后清晰可辨。
拜祭堂遗址:拜祭堂原来是座和尚庙,后来在潜山清水寨暴动失败后的中共党员韩锦侯、储汉仪等共产党员先后来到这里,发展当地党组织,在拜祭堂成立了中共太平中心县委,由于叛徒出卖,拜祭堂被国民党保安团烧毁,现只留下拜祭堂遗址。
(二)旅游开发的优势
柯村乡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独特的红色文化特征造就了柯村丰富的旅游资源,这种特殊的乡情给本乡的红色与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红色与生态互动,为乡村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作为革命老区和山区乡镇,红色文化和生态资源均拥有较多单位和较丰富类型,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生态旅游为辅,一“红”一“绿”,“红绿结合”的旅游资源兼容并蓄的局面。
其次是红色文化底蕴丰厚。柯村是革命老区,从拜祭堂成立第一个党组织到“柯村暴动”的成功,从柯氏宗祠建立皖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到方志敏带领抗日先遣队在柯村休整,从建立红军独立团到转为新四军,历时五年,红军为我们留下了多处历史遗迹和成百上千件的文物,还流传着许多悲壮、激烈的战斗故事和生动有趣的生活琐事。为切实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些极其宝贵的红军文化资源,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柯村乡力保“柯氏宗
更多相关文档免费下载请登录: http://www.wordwendang.com-中文word文档库 http://www.wordwendang.com 祠”及其红军标语、碑刻等历史文物完整无缺,并先后筹资1万多元,将竹柯村一农户的屋墙上留下的“当红军最光荣”的旧房子买下进行了维修。
自然资源绚丽多彩。柯村乡还是个山清水秀的山村,依山傍水,绿草如茵,群山叠翠,桑茶飘香。自然资源以山水景观为主,生物景观基本保持原生态,秀丽的的山川,丰富的物种,形成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有茅山云海、孙村漩溪塔、刘庄古树群、翠林秀才第;有长天河、百里滩、万里桥、天井窟、南山庵等天然景观多姿多彩,巧夺天工。柯村全境及周边地区无工业区,大气水文质量极高,是人们旅游、度假、休闲、养老的理想场所。
(三)存在问题
1.自发为主。我乡的红色与生态旅游基本以自发为主,一方面红色与生态旅游主要由当地政府自发兴办,没有进行规划和开发;另一方面是游客多是本市县的,参与也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旅行社介入,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来开发。
2.认识不够。由于受深山区山高偏远,交通、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服务条件的制约,加之自己无钱办,又找不到投资商,我们一直只把红色与生态旅游看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没有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认识到红色与生态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要作用和广阔前景,忽略了农业和旅游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影响,两者之间缺乏的融合与协调。
3.文化含量低、品位不高。目前我乡的红色旅游仅以“柯氏宗祠”中陈列的红色文物为依托,数量少,品种不全;生态旅游主要就是以天然景物的方式存在,旅游活动内容仅以走走看看为主,与红色文化、乡土文化结合较少。我们也曾试图在旅游与文化上寻找结合点,但仍存在肤浅、庸俗等弊端,有的是徒有其表,而无魂,没有对红色文化、乡土文化、民风民俗进行必要的开发、挖掘和拓展。因此,目前我乡的红色与生态旅游还缺乏耀眼的亮点和特别的吸引力。
4.布局散乱。我乡的红色与生态旅游景点未经统一规划,自发依托原址原物和就近的水面、村庄,或产业结构调整建成的农产品基地、农业生产设施等,山区旅游本身存在布局散、小、弱的问题。
三、旅游开发的思考
(一)走借力发展之路
全国新农村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我乡以胡门村为示范村加快新农村建设,目前正处于规划阶段。对于新农村示范村、推进村的建设,从中央到地方财政都将从道路建设、环境改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上予以大量资金支持。对缺乏开发资金的乡村旅游业而言,应充分利用这股政策上、资金上的“东风”,借力发展。我们对有条件发展“红”“绿”旅游的示范村、推进村,可以把“红”“绿”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结合新农村专项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资金使用上统筹安排,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基础、能发挥示范作用的乡村旅游村,这对乡村旅游与示范村建设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是要全方位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跳出行政区化概念,实现跨区域合作开发红色旅游。
更多相关文档免费下载请登录: http://www.wordwendang.com-中文word文档库 http://www.wordwendang.com (二)走规范化发展之路
为避免景点建设中布局散乱、一哄而上和建设雷同带来的弊端,我乡以红色文化中心的柯村村和生态较好的胡门村为重点,“先规划,后开发”,走规范化发展之路。乡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及时研究、出台全乡《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纲要》及乡村旅游规范化服务标准,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旅游景点的红色文化布局和差异化发展、发展潜力评价、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营销策略等进行规划和研究。以“柯氏宗祠”为依托,以黟县、祁门县、石台县三县交汇节点的优势,围绕“红土地、绿山水、茶乡情”主题,修建“柯村暴动”纪念馆,利用现代高科技,建成集声、光、电一体的柯村暴动纪念馆,再现1934年柯村暴动、方志敏率领抗日先遣队在柯村和红军独立团转战黄西那悲壮一幕,使游客们如临其境,感受壮烈。
(三)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城市、农村“两张皮”的错误认识,作好城市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对接,把农村作为地区发展的资源之一,城乡“一盘棋”总体上进行策划和打造。一是通过城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配套乡村旅游服务需要的基础设施。我乡将以新建成的政府大楼、商住楼和已见雏形的茶叶大市场为基础,在市场中心立方志敏塑像,新建茶叶冻库20个,扩大茶叶交易量,延长交易时间,开办高山野茶茶庄。使柯村集镇成为游客、商贾、茶贩观赏山区自然生态,品味高山云雾茶,进行茶叶交易,接受红色教育的山区特色集镇。二是加强地区协调,优化旅游线路。旅游是关联性和依托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地、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柯村作为旅游业后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自己的地位特征,加强与九华山、太平湖、牯牛降的景区的合作尤为重要。九华山、太平湖、牯牛降,甚至西递、宏村都是柯村的客源市场,绿水风光,红色历史文化,又具有同质化特征。因此,无论是整体形象,还是产品促销都要考虑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借助优势求发展,寻求协作谋跨越。另外,旅游线路的组织应按照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推动柯村旅游发展进程,主动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圈。 (四)走特色发展之路
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村与村之间,旅游产品一定要差异化竞争,实现错位发展。特色,是乡村旅游竞争中最有力的关键词。各村可以依托所处地域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优势,根据自身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特色可以是独特的文化、饮食、不同的体验形式、不同的建筑设施、不同的生态景色等,特色不在于形式的大小,而在于人无我有。一是深入挖掘有关红色历史文化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策划组织“穿红军装、扛红军枪、喝南瓜汤”,“当一回红军战士、开一次红军会议、走一段红军小路、打一场红军胜仗等寓教与游的“红色旅游”特色项目。二是立足山区绿色资源,结合“农家乐”,推出一些“吃农家饭、做农家事、住农家屋‘等具有趣味性、参与性强的特色旅游
更多相关文档免费下载请登录: http://www.wordwendang.com-中文word文档库 http://www.wordwendang.com 产品。
(五)走文化发展之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代人的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旅游者由最初的寻求特、新、奇、异等刺激,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的追寻和探求。红色文化、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是地域旅游文化的根,是形成景区特色的基础,有了这个根乡村旅游才能开花结果、经久不衰。旅游景区文化的挖掘一要依据自然资源条件,把握文化脉络,二要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寻找比较优势,三要确定核心主题,准确市场定位,四要营造文化氛围,全力打造特色。最后要把景区的文化展示融入精心设计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中,以活动为载体,创造体验,创造交流,弘扬文化。我乡乡村旅游应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旅游文化,如柯村红色文化、木子坑的茶文化、湖田村的板凳舞及舞龙舞狮民俗文化等。 (六)走品牌发展之路
乡村旅游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发展之路。一是通过具有地方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创造品牌。比如柯村的高山云雾茶。目前已打造出“柯村云翠”、“熙春茶”、“柯村龙井”等品牌。还有东坑小水笋、宝溪板栗、三合灵芝;还有大量的野生香菇木耳等都是山区品牌特产。二是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打造品牌。要依靠先进科技、科学培训、严格管理、人性化服务,注重诚信、文明、卫生、礼节、质量、安全、人文、绿色、自然、生态、特色等维持旅游地永恒的品牌和信誉,乡村旅游才能不断得到持续的发展。
(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的首要任务是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重视环境保护,着眼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红色历史文化类资源和自然生态类资源,它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珍贵性。一是避免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出现不必要的农村城镇化、商业化。城乡差别是乡村旅游业存在的根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城乡差别,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景区的原生态,协调好农村产业发展与保护原生态的矛盾。我乡旅游的主要吸引力在于红色文化和山区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等,只有保持了红色历史文化和乡土环境,才能使本乡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本乡旅游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不当开发、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必须在保护中开发。不可以再走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先开发后治理或者边开发边治理的模式。我们要按照不同区域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本乡旅游发展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开发区和优先开发区等。加强对本乡旅游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乡政府可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更多相关文档免费下载请登录: http://www.wordwendang.com-中文word文档库 http://www.wordwendang.com
第一稿意见:
论文总体看过,这么短的时间就交出了论文的初稿,想必也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从中也看出你对论文写作的态度是非常端正的。但通篇的感觉有以下几点:
1、我的总体感觉是这是一篇报告,而非一篇毕业论文。不知你的工作性质及单位是什么,也不知这个论文中到底有多少是你自己所想的,但总体的印象是这是一份交给上级部门的报告。工商管理专业的论文要求是学术论文格式,什么是学术论文格式,请上安徽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网站http://www.ahtvu.ah.cn/jxc1/gsgl/index.html,具体查阅并按学术论文的格式进行修改。
2、正如在你开题报告中所指出,工商管理大类虽然包括旅游管理,但工商管理专业毕竟跟旅游专业还是有区别的,要避免别人将之当作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 3、文章中有些地方需要再商榷,整个结构需要重新变动: 结合你的论文能否按下面的意思对结构进行修改?
一、柯村乡为什么要开发红色旅游?(目前其它地方实行红色旅游带来了什么变化,柯村乡的开发又会给柯村乡带来什么?)这是你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二,柯村乡开发红色旅游条件如何?(我想要开发旅游可能不仅是旅游资源方面的,还需要其它方面的配合,包括交通、市场等) 三、目前的红色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当然你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对策和建议,但不要用这样一样报告型的(走。。。。之路)的语句。
祝写作顺利!
下次如发邮件给我,请短信通知我。
2008年10月7日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word文档
更多相关文档免费下载请登录: http://www.wordwendang.com-中文word文档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柯村乡红色旅游开发的探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