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项目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按项目目标作业面积为5.5万亩,按2010年地区平均机耕地费用为43.6元进行计算:
年实现经营服务收入=作业面积Ⅹ机耕地费用 =5.5Ⅹ43.6 =240万元
扣除生产成本、燃料费用、管理成本以及税金和设备折旧,实现利润62万元。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总额 =62/199.95Ⅹ100% =31% 二、社会效益
1、由于机械化耕作、收割比牛耕和人工收割相对成本低,农民愿意接受机械耕作,实现了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双羸”。 2、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
3、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三、生态效益
通过推行机耕、机播,有利于土壤的疏松循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16 -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
1、项目实施当年10-12月:与项目区农户签订代耕代种等项目服务合同。
2、第二年2-3月:对合作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培训100人
(次)。并聘请2名农机技术人员提供农机维修等技术服务。 3、第二年3月:购置微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建立合作社的信息服务网络;购置农机具和作业机具,进行示范推广。 4、第二年3-11月:为签订代耕代种等项服务合同的农户,开展各项农机化作业服务。
5、第二年11-12月:对合作社开展成本控制和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对项目总结,进行自查验收,形成总结上报。并展开第二轮农机服务合同签订工作。
- 17 -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和移民收益情况
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保障
1、成立合作社组织机构
合作社将以法人组织形式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并根据成员组成形成董事长与监事会运作的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管理与协调,对项目主管单位和实施单位负责,签订合同,落实项目资金,检查项目实施进度等工作。 2、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成员由合作社会员参加组成,法人代表任项目实施小组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与农民签订农机化作业合同,为其开展农机化作业服务,并探索制定技术规程或作业模式;及时上报技术工作总结,以及项目实施进度等、做好与项目相关的其它工作。 二、措施保障 1、汇报宣传
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领导汇报通报情况;召开现场演示会等,使项目的实施家喻户晓。 2、技术培训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合作社成员进行
- 18 -
技术培训;
(2)做好对农民(机手)的技术培训。 3、规范组织
(1)项目实施实行合同管理,面积、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社员;
(2)统一进行与农民签订代耕代种服务合同,统一调度机具,统一作业标准;
第二节 项目移民受益情况
项目组织的社员包括全村全体人员,并按上级申请资金进行平均分配,项目收益按社员的股份进行分配,根据上述收益计算,全村人均收入增加近千元。
- 19 -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结论
通过对于“腾克镇提古拉村农机合作社”项目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腾克镇提古拉村农机合作社项目》对于当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农业耕作的现代化水平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科学的预测评算和严格的组织管理支持下,我们可以看到该项目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完全切实可行的。
第二节 建议
1、腾克镇提古拉村农机合作社项目即是国家移民扶持项目,也是国家农业补贴项目,希望上级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怀和优惠政策上的扶持。
2、项目建成后需要规范和严密的组织开展运行,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和政府组织部门能够给予技术和管理支持,保证项目能够不断成长壮大。
- 2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农机服务合作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