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根据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根据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试论我国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作用

〔摘要〕 我国坚持实行友好睦邻外交政策,从政治角度来看,可以支持我国发挥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主权;从安全角度来看,可以促进民族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从经济角度来看,可以推进多边或双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关键词〕 周边安全,外交政策,意义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一)南海问题。各国虽然表面尊重南海倡议(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实际上自由开发自己宣称的主权地区的石油,还引入国际力量,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

( 二)东海问题。日本宣称中间线原则,拒绝承认大陆架划界方法。我国对此采取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政策。可日本却仍然阻挠我国开发东海石油,并且伺机制造摩擦。

( 三)黄海问题。韩国宣称苏礁岩属于韩国,并对其进行开发,我国政府顾全大局并未采取直接行动。

( 四)中印边界问题。藏南地区向来都是我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可是由于我国早年并未与印度达成协议,致使印度无视我国主权一直向藏南移民,还成立了阿鲁恰纳尔邦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因素很多,地缘政治因素对我国的安全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程度,也决定了它在国际战略格局中能否处于有利地位。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具体特点

( 一) 我国地缘环境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安全环境在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安全环境状况。中国地处东亚中心,周边有4万多公里的边界线,是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东濒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的腹地,这一重要而又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很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极易卷入这样或那样的争端中。苏联解体之后,中国的陆地邻国大大小小多达15 个,还隔海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相望。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既给我国对外交往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中国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 二) 我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给中国安全环境带来了许多隐患。我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而且多陆海强邻,这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最显著的特点。我国是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 个,其中直接接壤的邻国就有15 个。按照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的观点:在国际竞争中,邻国越多,特别是接壤的邻国越多越不利。从地理位置上美国不能算是中国的邻国,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太平洋战争后美国就深深地卷入了东亚事务,新中国成立后又以各种手段对我国加以遏制。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世界经济强国,又是一个侵略过中国并至今仍对中国存有戒心的拥有巨

大核潜力的国家。俄罗斯尽管现在实力削弱,但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依然是军事强国和核大国。印度则是与中国接壤并存在领土争端的陆上强邻。

其次,我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性还表现为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国家聚集在我国周围。世界上10 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 个是在这个地区,在中国周边,既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也有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韩国、中国台湾等,也有世界贫穷国榜上有名的老挝、蒙古等。在国体和政体上,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共和制国家,也有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世俗国家,也有神权国家;在文化上,儒家文明、佛教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等世界上几大主要文明在这个地区都有存在。这些都加剧了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性。 再次,我国周边也是大国利益的交汇处。冷战结束后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有四个在这一地区角逐,除欧盟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之外,美日俄均与中国有着复杂的利害关系。正是由于我国地缘战略环境的重要性和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我国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只有充分意识到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睦邻友好的政策,以周边地区作为战略依托,才能为我国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三、自建国以来我国在周边外交的成就和失误及原因

新中国建立的最初30 年,我国的周边环境并不乐观,依然处于争端不断的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中国实行正确的周边政策,周边环境渐趋好转。十五大以后,中国将睦邻友好政策作为外交政策的一块基石,为国内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建国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 - 1978) 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年。由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影响,尽管中国周边外交也取得一些成就,但总的来说中国周边环境安全形势是严峻的。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周边环境安全形势总体上是比较严峻的。中国在东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方向上都面临着重大的威胁,这种威胁主要来自美国。新中国刚刚建立,美国就在朝鲜、台湾海峡、印度支那三条战线上采用军事手段遏制中国。尽管中国在处理周边安全问题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安全环境很严峻的。70 年代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稍有好转。为改变安全险境,中国改变四面树敌的做法,中美双方为应付共同的战略敌人关系得以改善。越战后美军全部撤出越南,中美建交时美撤走在台的全部军队和军事设施,这标志着中国在东部和东南两个方向上持续了近20 年的军事压力基本消失。而此时苏联继续加强在中苏、中蒙边界地区的军事存在,组建亚安体系,出兵阿富汗,威胁中国安全。总之新中国建国后的30 年,中国安全环境形势是险峻的,这种局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中国周边国家仍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大国的控制,并且还成为这些大国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其次也与当时国际格局和国内背景有关,当时美苏冷战正酣,中国因其地缘战略的重要性常成为美苏遏制对方的工具。当时中国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与独立,采取了结盟外交,加之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外交战略四面出击,将很多本来可以结交的朋友推到了敌人方面。

第二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这阶段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领导人审时度势,科学地分析了美苏战略态势和军事力量的发展变化,判断和平与发展应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中国积极改善70 年代曾接近苏联或与其结盟而与中国处于交恶或冷战状态的一些周边国家,使中国与越南、老挝、蒙古等实现了国家关

系的正常化。根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中国较为妥帖地处理了与日本、越南、印度、俄罗斯等国的边界和领土争端,为中国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这个时期,中国周边环境改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进入80 年代后,国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苏攻美守态势为互有攻守、各有得失的状态所代替,它们争夺所造成的全局性对抗和紧张归于既有对抗,又有对话的状态。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周边外交在对近30 年外交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开始走向成熟。

第三阶段:冷战结束以后。20 世纪90 年代我国第三代领导人在坚持80 年代既定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将不结盟外交战略扩展为“全方位”外交思想,周边外交被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首先实施了“伙伴”外交,与周边大国构建了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关系框架。其次开展高层互访,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再次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发展确保良好稳定的周边环境,我国除在联合国发挥作用之外,还参加了朝鲜半岛四方会谈、亚欧会议、东盟10 + 3 会议。这些都是中国实现睦邻友好的主要表现。90 年代以来,中国周边环境进入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主要是由于世界形势发生变化,从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和军事对抗走向相对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的国家都致力于本国经济发展与合作,使得我国周边形势进一步趋向缓和。同时随着中国指导思想的变化,中国的国家战略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为我国的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四、有效实施睦邻友好政策的重要意义和经验

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对现有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我国将睦邻友好政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这是对我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概括与总结。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地区局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我国实施睦邻友好政策的具体作用

从政治上看,周边地区将是我国发挥国际影响力、维护主权的战略依托。我国的国际地位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只是一个地区性大国而不是世界性大国,即使在未来中国具备了成为世界性大国的能力,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它也很难发挥世界性大国的作用。

这实际上是对中国的定位,它要求中国优先考虑它所在地区的事务。因此中国地缘政治的特点以及实力地位决定着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本地区事务特别是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上,而且世界上的大国都重视周边国家的依托作用,如美国成功地以加拿大、墨西哥为依托,以拉美为后院,大大强化了其全球战略地位;而俄罗斯却因独联体离心力加大,失去安全屏障,而受到美国和北约的战略挤压。因此,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有助于促成我国与周边国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局面。

从安全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促进民族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外部屏障。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少数民族同汉族在生活习俗、语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等方面有所不同,尽管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客观上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也还存在一些隔阂,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消除。特别是中国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与中国的周边环境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居住在边疆地区,而且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容易受到境外的影响。

冷战结束以后,周边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已经对我国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

因此与周边国家友善将能够为我国提供一个良好的和平环境。

从经济上看,奉行睦邻友好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中国周边的经济环境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在经济上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互补关系,因为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但是缺少资金和技术。而不少周边国家和地区却正好相反,他们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自然资源不足,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巨额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地理上的邻近性使中国同周边国家经济交往时成本较低。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事实上中国与周边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地区,周边地区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经济的现代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根据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在线全文阅读。

根据我国周边安全环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513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