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测量技术设计书
1.任务简述
由于大连普湾新区填海造地工程所在海域缺少详细的水深测量资料,为了给该工程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以满足围海造地设计需求,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水深测量工作。本工程所在位置为大连市普湾新区跨海大桥两侧(原普兰店湾),水深测量面积约41平方公里,工期约30工作日。 2.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大连市区东北方向,濒临黄海,属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摄氏度。测区潮水属不正规半日潮,涨潮流向北,落潮流向南,流速2节左右。近岸有滩涂,落潮时可干出水线。 3.测量范围及内容
3.1.测量范围:以招标方提供的测量范围附图为准; 3.2.测绘内容:
(1)测区平面首级控制网测量; (2)水准点联测;
(3)海域水深(等深线勾绘);
(4)滩涂陆域地形图(含岸线地形图修侧)。 测区面积总计约41平方公里。 4.测量基准及精度要求 4.1测量基准
1)参考椭球:1975国际椭球(其基本参数为:长半轴a=6378140,短半轴b=6356755,扁率α=1/298.257); 2)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 3)中央子午线:122°,3°分带; 4)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 5)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精度要求
1)测图比例尺:1:500;
2)定位精度:≤1米;
3)测深精度:±0.2米(水深小于20米); 4)基本等深距:1米; 5)采样点间隔:5米;
6)测线:间隔5米,垂直于等深线总体方向;
7)检测线:50米(检测线长度不少于主测线长度的5%,交点容差不得大于0.4米)。
5.水深测量实施方案 5.1作业依据
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海港水文规范》及《海滨观测规范》; 4)《中国海图图式》(GB12319-1998);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6)《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17610-1997); 7)《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98); 8)本技术设计书。 5.2主要作业仪器
采用水深测量自动化系统进行水深测量及成图。其中: 定位仪器采用INVICTA 210 DGPS定位仪(标称精度<1米); 测深仪器采用HY1600型回声测深仪(标称精度±0.4%±5cm); 系统软件采用Hypack 5.0海洋测量软件; 成图软件采用Hypack5.0,Mapgis 6.5成图软件; 成果图绘制采用HP4500喷绘。 5.3外业测量实施 5.3.1验潮站的设定
由于测区面积较大,为保证水深改正精度和控制范围,因此应设立不少于两个验潮站。若业主已经设立验潮站,宜经检核之后采用该验潮站。且相邻验潮站之间应联测水准路线,其精度应不低于《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所要求的
各项精度指标,以使得所布设的验潮站能控制全测区的潮汐变化,相邻两站间在控制范围内的瞬时水位差小于0.1米。 5.3.2测线布设
测量时应按技术要求布设测线,主测线间距5米,检测线间距50米。主测线方向应基本垂直于等深线的总体方向。检测线方向应基本垂直于主测线方向。且检测线数据不得少于主测线数据的5%。 5.3.3定位与测深
海上定位采用INVICTA 210 DGPS定位系统,利用信标台作为差分GPS基准台站,实时为船台提供差分数据。差分定位采用伪距差分方式,定位精度优于±1.0米。瞬时定位数据传输到笔记本电脑以后,通过HYPACK MAXII导航软件的可视化窗口,显示测量船的实时位置。若航线偏离计划测线,测量员应根据实时定位结果指挥船只返回计划测线。
测深采用HY-1600回声测深仪,仪器在测前、测后均要进行精确比对,确保测深数据准确可靠。
主测线测量完成以后,测量员应指挥测量船沿垂直于主测线方向打检测线,检测线间距50米,且数据不得少于主测线的5%。
对于高潮时水深仍不适宜测量船作业的滩涂部分,应待退潮以后采用GPS-RTK或其他适宜方式进行测量。 5.3.4作业过程中的其他应注意事项
①现场作业人员到达测量现场后,立即按照《技术设计书》要求开始仪器检测和参数校准工作,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量成果的准确。
②水尺设立和零点高程引测在水深测量前进行。水尺应设在测区附近或其至测区距离小于水尺控制有效距离。
③水深测量应按《技术设计书》要求作业。在测量作业中,作业人员除保证仪器设备正常工作外,随时监视记录情况,如发现异常浅点,应加密探测。
群礁区,应测出其外围礁石和主要礁顶的位置、高程,并标绘与其他礁石间的相对位置和群礁的危险界;对深度基准面以下的障碍物,应测定其范围、顶部最浅点水深和障碍物性质,并绘制草图,无法判定障碍物性质时,应由潜水员探摸确定。
④水深测量外业作业在安装设备时,必须注意换能器安装吃水深度和船只动吃水深度,并在记录和处理软件中加以改正。
⑤在测量中应注意声速改正,可采用两种改正方法,一是使用声速计测量声速,在软件中加以改正;一是使用检查板测量器差,在测量结果中加以改正。本次作业采用第二种方法。
⑥GPS接收天线安装时注意应尽量靠近换能器,并测量GPS 相位天线中心至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在软件中对定位加以改正。
⑦当日外业测量结束,测量人员即整理测量资料,检查所有记录并对异常水深进行判别。对于假信号加以剔除,对于非假信号仔细判定深度,报告给技术主管。
⑧外业作业人员当日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器差改正、潮位改正、吃水改正等处理,并及时将资料交质量检查人员审核检查后,交内业处理绘图。
⑨内业工作人员应对外业测量结果进一步检核并按《技术设计书》和比例尺要求绘制水深测量图。对于水深注记点密度过大之处,本着取浅舍深的原则取舍。对于水深不满足要求的浅点和区域应进行标注。 5.内业成图
1).地形图绘制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执行。
2).地形图层码按《大连市地形要素分类与代码》执行。 6.检查验收
我公司对勘测成果质量实行三级验收制度。
三级验收指:一级验收(审查)、二级验收(审核)、三级验收(审定)。 1)、各级验收的职责:
①项目负责人负责勘测成果的一级验收(审查),负责保证外业工作质量
符合规范要求。
② 主任工程师负责勘测成果的二级验收(审核),负责检查外业工作质
量,审核成果报告。
③总(副总)工程师负责勘测成果的三级(审定)验收,审核最终成果,并对成果进行质量评定。
④ 公司的法人代表及总工程师对勘测成果质量负全面责任,各级检验人
员对其所检验的勘测成果质量负责,各工序的生产作业人员对其所完成的工作质量负责,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有质量否决权。
2)、验收依据
① 任务委托单位提出的勘测任务单委托书、合同书。 ② 有关的工程勘测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③ 勘测纲要、有关技术规定和相关的修订文件等。 7.成果提交要求
1.1:500水深测量成果图8套;
2.测量底图和电子文件(AUTOCAD文件,测量点数值为一个独立元素); 3.测量技术报告(包含所利用的控制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情况,测深时的潮位观测资料)4份;
4.测量成果的原始txt文件(点名,X,Y,H);
5.工程区布设的水准控制点的埋设平面布置图和照片(如为埋石,需提供基坑和埋石标准图);
6.电子版全套文件光盘1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水深测量技术设计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