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内科病诊疗常规(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六章 肾膀胱病证 46

[疗效标准〕

1 治愈:遗精消失,或控制在每月1~2次,伴随症状消除。 2 好转:遗精次数减少,其它症状减轻。 3 未愈:遗精次数及其它症状无改变。

第五节 阳 痿

阳痿是指青壮年男子,由于虚损,惊恐或湿热等原因,致使宗筋弛纵,引起阴茎萎软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的病证。西医学的男子性功能障碍和某些慢性疾病出现上述症状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青壮年男性,在性生活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

2 多有房事太过,或青少年期多犯手淫史。常伴有神倦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或小便不畅,滴沥不尽等症。

3 排除性器官发育不全,或药物引起的阳痿。 4 应注意与早泄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命门火衰

症状:阳事不举,精薄清冷,头晕耳鸣,面白神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下元。

例方:右归丸合赞育丹。 2 恐惧伤肾

症状:阳痿不振,举而不坚,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寐不安宁,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益肾宁神。 例方:大补元煎。 3 肝郁不舒

症状:阳痿不举,情绪抑郁或烦燥易怒,胸脘不适,胁肋胀闷,食少便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例方:逍遥散。 4 湿热下注

症状:阴茎萎软,阴囊潮湿、臊臭,下肢酸困,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

例方:龙胆泻肝汤或知柏地黄丸。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金匮肾气丸、归脾丸、 十全大补丸、安神补心丸、逍遥丸、龙胆泻肝丸等治疗。 2 针灸治疗

可取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内关、肾俞等穴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性生活恢复正常。

2 好转:阴茎能举,能进行性生活,但时好时差。 3 未愈:症状无变化。

47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 病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等疾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炙脔为主症。多发于青中年女性。

2 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并且病情的反复常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3 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除外器质性疾病。

4 郁病中的梅核气应注意与虚火喉痹及噎膈相鉴别;郁病中的脏躁一证当与癫痫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肝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例方:柴胡疏肝散。 2 气郁化火

症状: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例方:丹栀逍遥散。 3 气滞血瘀

症状: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或胸胁疼痛,或身体某部有发冷或发热感,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例方:血府逐瘀汤。 4 痰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例方:半夏厚朴汤。 5 心神惑乱

症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多种症状,舌质淡,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例方:甘麦大枣汤。 6 心脾两虚

症状: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例方:归脾汤。 7 心阴亏虚

症状: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48

例方:天王补心丹。 8 肝阴亏虚

症状:情绪不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或头痛且胀,面红目赤,舌干红,脉弦细或数。 治法: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例方:滋水清肝饮。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可辨证选用逍遥丸、天王补心丹、归脾丸、龙胆泻肝丸、柴胡疏肝丸疗治。

2 精神疗法

可酌情由医生或家属进行语言及心理的咨询、开导、疏解,达到治疗目的。

3 西医疗法

可酌情选用安定、舒乐安定、奋乃静、阿米替林等药物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症状、促进睡眠。 [疗效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 2 好转:症状减轻。 3 未愈:症状无改善。

第二节 吐 血

吐血是由于胃热壅盛、肝火犯胃而致胃络损伤或脾不摄血,出现血从口中呕吐而出的病证。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呕吐液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吐血量多者可呈鲜红色,多夹有食物残渣,混有胃液。

2 初起常有恶心,胃脘不适或疼痛。吐血量多者头晕、心悸、汗出肢冷、甚或晕厥。

3 脘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

4 呕吐物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5 肝功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肝、胆、脾、胰B超、X线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6 应与咳血相鉴别,同时应排除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 [辨证论治] 1 胃热壅盛

症状: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例方:泻心汤合十灰散。 2 肝火犯胃

症状: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例方:龙胆泻肝汤。 3 气虚血溢

症状: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49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例方:归脾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紫地宁血散、云南白药等药。 2 中药针剌

2.1 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20~6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2.2 茵栀黄注射液10~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适用于肝火犯胃者。 3 西医疗法

若出现大出血或休克者,可用止血、输血、抗休克等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吐血控制,症状消失,大便隐血试验连续3次均阴性,血色素正常,X线或内窥镜检查正常。

2 好转:吐血量明显减少,症状改善。 3 未愈:吐血及其他症状无变化。

第三节 便 血

便血是由于湿热伤络或脾不摄血而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样为主的病证。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血液随大便而下,血与粪便夹杂,或下纯血,或呈柏油样黑便。 2 可伴有畏寒,头晕,心悸,气短及腹痛等症。

3 出血过多可现昏厥,肢冷汗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腹部压痛。 4 内窥镜、X线钡剂造影、肛门指检及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助明确诊断。 5 询问有无传染病及疫水接触史,血、尿、粪病原体检查及培养有助于鉴别诊断。

6 应与痢疾、痔疮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肠道湿热

症状:便血色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例方:地榆散或槐角丸。 2 气虚不摄

症状: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弱。

治法:益气摄血。 例方:归脾汤。 3 脾胃虚寒

症状:便色紫黯,甚则色黑,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沉缓。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例方:黄土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云南白药、消炎止血散等药。 2 中药针剂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50

2.1 生脉针10~3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注射,每日2~3次;亦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气衰血脱证。

2.2 参附注射液10~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注射;亦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阳微欲绝证。

3 西医疗法

若出现大量出血或休克者,可用止血、输血、抗休克等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便血控制,临床症状消失,大便隐血连续3次转阴,X线钡剂造影或内窥镜检查正常。

2 好转:便血量减少,临床症状好转,或大便隐血间断性阳性。 3 未愈:便血及临床症状无改善。

第四节 咯 血

咯血亦称为嗽血或咳血,是指由于热伤肺络,致血由肺及气道外溢,经口咯出的病证,表现为痰中带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西医学中的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出现上述症状时,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依据]

1 咯(咳)鲜红血,或呈泡沫状或与痰液混杂。 2 多数患者有反复咯(咳)血史。

3 胸部X线摄片,可无特异性改变。病变明显时可见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

4 必要时作支气管碘油造影或支气管镜检查。 5 应注意与吐血、肺痈、口腔出血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燥热伤肺

症状: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例方:桑杏汤。 2 肝火犯肺

症状: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例方:泻白散合黛蛤散。 3 阴虚肺热

症状: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例方:百合固金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三七粉、云南白药、十灰丸等药。 2 中药针剂

2.1 生脉注射液2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阴虚肺热者。

2.2 穿琥宁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燥热伤肺者。 3 西医疗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医内科病诊疗常规(5)在线全文阅读。

中医内科病诊疗常规(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4762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