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群众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县农技部门还特意为小麦种植大户开辟了小麦防虫害“绿色通道”,在小麦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全天候为为小麦种植户义务服务。同时,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发展前景良好,同时市场对当地各种粮食产品的需求量增加。
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带动当地运输业、餐饮业、中介行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产业链带动产业链,效益可呈现增长。同时依托小麦加工,还可以给更多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 项目的建设是符合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的需要
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更加关注三农,扶持发展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按照先进、适用、经济、安全等原则,在原《目录》的基础上,对其中涉及农业装备的条目进行了整合、细化,并大规模新增了农业装备技术和产品。新《目录》的颁布实施,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13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农机产业体系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改善品质。
行业规划:
《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 大力发展粮食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仓储物流业,打造现代化国家级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加工基地。加快形成黄淮海、西北地区优质强筋小麦加工产业带,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加工产业带。重点推进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粮食加工,在促进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工业加工协调发展的同时,重点开发传统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冷冻米面主食、速食米面制品、玉米休闲食品、杂粮方便食品和薯类食品以及变性淀粉、米糠油、胚芽油等精深加工产品。 2.3.2 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的需要
小麦种植产业化的发展是我国粮食作物种植业发展的必然趋
14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势,本项目实施后,通过向农民提供良种、提供技术、销售信息,促进了xxx小麦产业由单一种植变为产业化经营。同时,xxx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示范引导,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3.3项目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加工档次,创名优品牌的需要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后续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无公害、高营养食品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的主要追求。
本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公司的原粮存储功能,为公司的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产前优质品种推广,产中科学管理,产后深精加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生产社会所需求的优质食品、创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其中公司注册的“xxx”商标在2007-2011年度被省工商局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该公司在拟建实施该项目中,坚持围绕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升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达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提高加工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带动和促进项目区农业经济和农业协调发展。
15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3.4 项目的建设是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项目单位以粮食收购,粮食代储、粮食加工为主,服务农民。同时,提高原料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缓解产品供需矛盾,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效益。本公司项目依托公司丰富的种植技术经验和加工技术发展成果,带动农民进行小麦种植,促进项目区农民增收。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加快形成以企业为龙头,公司与基地农户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机制,在促进“三农”统筹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增值中,提高小麦产业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 2.3.5 项目的建设是开展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为流通项目,主要建设标准仓储设施,并无特别消耗能源的环节,具体节能措施主要在相关设备的选型上,要严格把关,积极选用合理用能的高效设备,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技术先进、材料优良、结构合理、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节能型机电设备,以有效降低能耗。
16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3.6 项目的建设是项目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引导农户向依靠种植新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广规范技术,同时大力推广普及实用科学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充分发挥良种增产增收潜力。 2.3.7 该项目的建设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需要
随着农田向生产能手集中、农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隐性失业的大量存在,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xxx是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的发展与扩大,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项目建成后需要固定职工7人,其中包括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2人、工人3人,在生产高峰期还需要临时工15人左右。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数万农户从事运输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1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年仓储4万吨粮食流通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