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六章 动态数列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填空题

1. 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 )

A.连续性 B.一致性 C.可加性 D.可比性

2.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2%、3%、4%、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

A.2%×3%×4%×5% B.(2%×3%×4%×5%)-100%

C.102%×103%×104%×105% D.(102%×103%×104%×105%)-100% 3. 用来作为比较基础时期的发展水平叫做有( )

A.报告期水平 B.基期水平 C.中间水平 D.最末水平

4. 企业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2003—2005年为105%,2006—2007年为103%,则2003—2007

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32A.1.05?1.03 B.1.05?1.03 325C.51.05?1.03 D.1.05?1.03

5. 把各个时期的人均收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6. 把各个时期的人均收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7. 属于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是( )

A.百元产值利润率时间数列 B.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 C.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时间数列 D.人均财政收入时间数列

8. “十五”期间,某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2005实现2460.5亿元,而2000年全市生

产总值为( )

A.1527.8亿元 B.1640.3亿元 C.1680.6亿元 D.1757.5亿元 9. 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的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时期指标 D.时期绝对数指标 10. 表述正确的是( )

A.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1. 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的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时期指标 D.时期绝对数指标 12. 表述正确的是( )

A.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3. 具有可加性的时间数列是( )

A.人口出生数时间数列 B.居民储蓄存款时间数列 C.资金利润率时间数列 D.耕地面积时间数列 14. 平均增长速度是( )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 D.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15. 某企业2004年利润额为100万元,2007年利润额增加到180万元,这180万元是( )

A.发展水平 B.逐期增长量 C.累积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

16. “十五”期间,某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4%,则2005年比2000年增长( )

A.71.6% B.171.6% C.57.0% D.157.0%

17. 以1982年为最初水平,2007年为最末水平,计算某指标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需要开

( )

A.23次方 B.24次方 C.25次方 D.26次方 18. 计算其他时间数列分析指标的基础是( )

A.发展速度 B.发展水平 C.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水平 19.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 )

A.连乘积 B.总和 C.对比值 D.差值

20. 某产品产量2007年比1997年增加了235%,则1997年至2007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

A.

10235% B.11235%

C.10335% D.9335% 二、填空题

1. 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 。

2. 构成时间数列的各种因素,按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可大致分解为以下四种:长期趋

势、季节变动、 和不规则变动。

3. 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是反映现象的 。

4. 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保证各项指标数值的 。 三、简答题

1. 什么叫时间数列?时间数列有何作用?

2.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哪两种方法,其主要区别有哪些? 3. 编制时间数列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4.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5. 简述动态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的异同。

四、计算题

1. 某地区2002年GDP为50亿元,计划2003年至2007年5年中增长60%,求年平均增长

速度。如果该地区GDP2003年比2002年增长7.1%,2004年比2003年增长7.8%,问该地区2005年至2007年的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多少才能完成预定的计划? 解. (1)年平均增长速度=51.6?1?9.86% (4分)

1.61.071?1.078(2)2005~2007年平均增长速度=3?1?11.49% (6分)

2. 某商店商品销售额、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商品销售额 月初库存额 1月 110.7 60.8 2月 116.0 67.5 3月 115.0 67.0 4月 117.4 65.2 计算:(1)一季度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提示:商品流转次数=商品销售额÷平均库存

额)(2)一季度的商品流转次数。 解. (1)一季度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

110.7?116?115ab360.82?67.5?67?4?165.22113.9万元65.83万元 c????1.73(次) (5分)

(2)一季度的商品流转次数

?一季度的商品销售额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110.7?116?11565.83?5.19(次)(5分)

3. 某厂所属两个车间12月份产值和每日在册人数资料如下: 车间 甲 乙 总产值 (万元) 182 190 1-5 233 256 每日在册人数 6-11 240 247 12-20 248 249 21-31 252 260 试计算:(1)各车间12月份的劳动生产率;(2)整个企业12月份的劳动生产率。 解. (1)平均人数:

?a??甲?af?f?af?f=

233?5?240?6?248?9?252?1131256?5?247?6?249?9?260?11311547231=

760931786331≈246(人)(1分)

a?=

乙=??254(人) (1分)

a=

厂489?5?487?6?497?9?512?1131??499(人) (1分)

劳动生产率:甲车间:1820000/246=7398.37(元/人) (2分)

乙车间:1900000/254=7480.31(元/人) (2分)

(2)全厂劳动生产率=3720000/499=7454.91(元/人) (3分)

4. 甲、乙两省某种产品产量资料如下表: 单位:吨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甲省 4567 5361 6483 7060 8716 乙省 40044 42904 45995 49100 51900 计算:(1)分别计算甲、乙两省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2)按这几年的平均发展速度再有多少年甲省可以赶上乙省2007年的水平。 解. (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甲省:x甲?4a4a0?117.5% 乙省:x乙?4a4a0?106.7% (5分)

(2)8716?(11.7%)

n?51900 (3分) n?11.1(年) (2分)

5. 某商店第一季度销售资料如下: 月份 商品销售额(万元) 人均销售额(元/人) 一 1800 12000 二 1640 10000 三 2002 13000 四 2300 12500 计算:⑴第一季度月平均人均销售额;⑵第一季度人均销售额。 解.

⑴第一季度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

(1800?1640?2002)/3(18001.2?16401?20021.3)/3?11628.21(元)(6分)

⑵第一季度人均销售额=11628.21×3=34884.63(元)(4分)

6. 某企业1-7月工人数和总产值资料如下: 月 份 月初工人数(人) 总产值(万元) 1 2000 362 2 2020 358 3 2025 341 4 2040 347 5 2035 333 6 2045 333 7 2050 330 试计算:(1)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月劳动生产率;(2)该企业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 (1)c=

ab=

(347?333?333)?320402?2035?2045?4?120502=

1013?32042=0.1654(万元/人) (5分)

(2)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

362?358?341?347?333?33320002?2020?2025?2040?2035?2045?7?120502

=

7. 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月份 月初工人数 组装产品件数 20742032=1.0207(万元/人) (5分)

1 160 2 180 3 170 4 190 1250 1360 1350 1360 计算:(1)第一季度平均每人每月组装产品件数(2)第一季度平均每人组装产品件数。

(1)第一季度平均每人每月组装产品数?((1250?1360?1350)?31602?180?170?1902)?3?7.54(件) (5分)

(2)第一季度平均每人组装产品数?(1250?1360?13501602?180?170?1902)?3?22.63(件) (5分)

简答题答案:

1. 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是指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同类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起来形成的数列(1分)。其作用有:(1)可以反映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描述现象的发展特点,从而把握现象的动态变化趋势(1分);(2)是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资料,

可为预测提供依据(1分);(3)把不同的时间数列列在一张统计分析表上进行对比分析,是进行动态数量关系分析的重要方法(1分)。

2.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水平法和累计法,或者称为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1

分)。主要区别有三点:(1)适用对象与出发点不同(1分);(2)计算方法不同(1分);(3)中间水平的影响不同(1分)。 3. 编制原则有:(1)时间长短应统一(1分);(2)总体范围应一致(1分);(3)计算方法、

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统一(1分);(4)经济内容应相同(1分)。 4.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是将研究现象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来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2分)。不同之处:(1)性质不同,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单位求平均,而静态平均数是对

总体单位求平均,前者是动态意义上的平均数,后者是同一时期或时点意义上的平均数(1分);(2)资料条件不同,计算动态平均数要具备时间数列,而静态平均要具备变量数列(1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六章 动态数列在线全文阅读。

第六章 动态数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355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