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名词解释(1~10)
1.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2.氧反常(oxygen paradox) 3.钙反常(calcium paradox) 4.pH值反常(pH paradox) 5.自由基(free radical)
6.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或氧爆发(oxygen burst) 7.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8.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 9.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 10.氧自由基抑制剂
(二)选择题A型题(1~43)
1.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A.血管痉挛,组织缺血; B.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断血流; C.器官在缺血耐受期内恢复血流; D.器官在可逆性损伤期内恢复血流; E.以上都不对。
2.再灌注损伤是指:
A.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后果; B.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 C.无钙后再用含钙溶液灌注引起钙超载; D.缺氧后再用富氧液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 E.以上都不对。
3.下述何种不会有缺血-再灌注损伤?
A.冠脉搭桥术后; B.体外循环后; C.器官移植后; D.心肌梗塞后; E.心肺复苏后。
4.钙反常损伤程度主要与:
A.无钙灌注的时限有关; B.灌注液的温度有关; C.灌注液的PH有关; D.再灌注时钙浓度有关; E.再灌注时的氧分压有关。
5.脑缺血-再灌损伤,细胞内第二信使分子的变化为:
A.cAMP?、cGMP?; B.cAMP?、cGMP?; C.cAMP?、cGMP?; D.cAMP?、cGMP?; E.两者均正常。
6.评价脑再灌注损伤的主要代谢指标为:
A.ATP、CP及葡萄糖减少; B.乳酸?; C.cAMP?; D.cGMP?; E.过氧化脂质生成?。
7.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白细胞数目的变化规律为:
A.缺血期?、再灌注期?; B.缺血期?、再灌注期?; C.缺血期?、再灌注期?; D.缺血期?、再灌注期?; E.缺血期正常、再灌注期?。
8.再灌注时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增加的机制主要是:
A.组胺和激肽的作用; B.C3a、C5a的作用;
C. LTB4的作用; D.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 E.趋化性炎症介质的作用。
9.黄嘌呤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需要有:
A.镁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B.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C.钙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D.钼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E.铜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10.黄嘌呤氧化酶存在于:
A.内皮细胞内; B.巨噬细胞;
C.肌细胞内; D.结缔组织细胞内; E.白细胞内。
11.下述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措施,哪一种是错误的? A.再灌流时应注意低氧、低压; B.再灌流时应使灌流液含较多钠或钙; C.再灌流时宜使流量逐步增加; D.尽可能提早再灌流的时间; E.以上都无错误。
12.再灌注时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增加的机制可能是:
A.组胺与激肽的作用; B.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作用; C.补体的作用; D.趋化性炎症介质的作用; E.白三烯的作用。
13.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引起的最严重的变化是:
A.肾小球基底膜损伤; B.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C.线粒体肿胀; D.入球小动脉收缩; E.线粒体崩解。
14.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A.ATP生成减少; B.心肌细胞收缩物质破坏; C.心肌肌节数量增加; D.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不可逆; E.心律失常。
15.下列灌流液中哪一种易诱发或加重再灌注损伤: A.低钠; B.低温; C.低钙; D.低pH; E.高钠。
16.下列哪一类物质不属于自由基攻击的细胞成分: A.糖类; B.蛋白质; C.内质网膜; D.线粒体; E.DNA。
17.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 A.心肌 B.脑 C.肝 D.肾 E.肠
18.最活泼、最强力的氧自由基是: A.O2- B.H2O2 C.OH. D.LO. E.LOO.
19.认为再灌注损伤实为缺血的继续和叠加的学说为: A.钙超载 B.自由基损伤 C.无复流现象 D.白细胞作用 E.能量代谢障碍
20.氧反常损伤程度加重, 不见于:
A.缺氧时间长 B.温度高 C.酸中毒重 D.氧分压越高 E.PH纠正慢
21.有关自由基的错误说法是:
A.是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B.O2-是其它活性氧产生的基础 C.OH.自由基的产生需有过渡金属的存在 D.体内的自由基有害无益 E.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22.钙反常时细胞钙超载的重要原因是:
A.ATP 减少使钙泵功能障碍 B.Na+/Ca2+ 交换蛋白反向转运增强
C.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增加 D.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 E.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表面分离
23.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不见于: A.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强 B.儿茶酚胺的增加
C.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E.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
24.主要由白细胞释放的具有最强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是: A.C3a、C5a B.C5b67
C.LTB4 D.巨噬细胞趋化因子 E.纤维蛋白肽B
25.一般认为,心肌细胞膜上何种钾离子通道是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的终效应器? A.瞬时外向电流钾通道(Ito) B.内向整流电流钾通道(IK1) C.ATP敏感钾通道(KATP) D.延迟外向电流钾通道(IK) E.乙酰胆碱敏感钾通道(IKAch)
26.线粒体膜易受自由基损伤是由于外面无何种蛋白保护? A.组蛋白 B.白蛋白 C.球蛋白 D.免疫球蛋白 E.纤维蛋白
27.下述哪种物质收缩血管的作用最强?
A.血管紧张素 B.内皮素 C.白三烯 D.TXA2 E.PGI2
28.下面哪个不是氧自由基?
A.NO B.O2- C.OH. D.CO2 E.LOO.
29.下述心肌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机制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心肌细胞肿胀 B.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C.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D.心肌细胞松弛 E.微血管痉挛和堵塞
30.下述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哪点为心肌细胞挛缩的直接标志? A.基底膜部分缺失 B.明显收缩带 C.线粒体肿胀、嵴断裂 D.出现凋亡小体
E.出现糖原颗粒
31.缺血-再灌注诱导细胞凋亡主要与何种应激有关? A.热应激 B.化学应激 C.氧应激 D.机械应激 E. 情绪应激
32.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细胞不可逆损伤的共同通路是: A.ATP缺乏 B.细胞内钙超载 C.无复流现象 D.氧自由基作用 E.白细胞浸润
33.心肌顿抑最基本特征是缺血-再灌注后:
A.心肌细胞坏死 B.代谢延迟恢复 C.结构改变延迟恢复 D.收缩功能延迟恢复 E.心功能立即恢复
34.下述哪种物质是通过促使肌浆网释放Ca2+而引起心肌细胞内钙超载? A.磷脂酰肌醇 B.三磷酸肌醇(IP3) C.甘油二脂(DG) D.2,3-DPG E.cAMP
35.一般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始发环节是: A.ATP缺乏 B.细胞内钙超载 C.无复流现象 D.氧自由基作用 E.白细胞浸润
36.下述哪点不是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A.有凋亡小体 B.细胞皱缩 C.核固缩 D.质膜相对完整 E.细胞结构全面溶解
37.下述哪项是机体缺血-再灌注时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A.钙超载 B.无复流现象 C.预适应 D.心肌顿抑 E.自由基产生过多
38.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导致微血管血流阻塞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沉积 B.红细胞集聚 C.白细胞粘附 D.脂肪颗粒栓塞 E.气栓形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