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的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用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1)、哥、弟间的对比。
(2)、\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 (3)、特别\醒枕\的奥秘。 (4)、取得的成就。
4、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5、指导朗读 6、齐读这一段 7、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3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 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板书计划: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