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18.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4分)
19.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2分)
(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21.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4分)
1.小说以“意外”为题,结合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小说中的“意外”事件。 答: 2.小说第一段写到“他在用手去推父亲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手在颤颤地抖”,为什么会“颤颤地抖”? 答: 3.文中两次写到听见车底下传出刺耳的金属撞击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答: 4.小说结尾“坏了”,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附参考答案:
1.汽车在行驶到距目的地还有十三公里的地方突然熄火了;白衣少女出现后被一个人掀下车来,往田地里拖;只顾去救少女,却忘了“爸”还在车底下,就把车发动了。
2.第一次跟父亲跑长途就出了“意外”,怕父亲指责。
3.写出了汪建国内心的烦躁,也为后面专注少女而忘了车下的父亲而出意外作铺垫。
4.①这一声“坏了”,是对车轮之下的父亲说的——为什么我没有意识到?②是对发动的汽车说的——为什么意外发动啊。③是对刚才那个女孩说的——救不了她了。④是对自己说的——我坏事了,人没有救,又害了一个人。
5.选择了一个雪花飘飞的冬夜,突出了环境的静谧和温馨,同时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6.因为儿子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促使他们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它蕴含着老夫妇对儿子真切的感情和深深的爱。
7.①为了刻画陌生人凶残而丑恶的嘴脸。②他以为楼上有更贵重的东西。
8.要求:描写生动形象,刻画真切自然,与文章的情节相吻合。
9.①特点:富有生机活力,是小生命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是“我”儿时的乐园。②作用: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为后文揭示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情”的道理蓄势。
10.①后悔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②不离题。因为后悔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是捅马蜂窝的结果和发展,没有这些情节也不能揭示文章的主题,捅马蜂窝也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行动。
11.①与毁了它的家、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命的马蜂。②它不顾一切,视死如归,充满激情和勇气,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而壮烈牺牲,所以说它“真像一个英雄”。
12.爷爷的话使“我”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自己的行为产生沉重的罪孽感,对壮烈牺牲的小飞虫产生敬意。这是情节和感情发展的转折点。
(二)答: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心灵的美好和典雅的气质 。
答: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
答:四个场景: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着精神病人。
答: 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答: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
(四)18.(4分)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然后在与名人的外貌特征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
答案包括以上画线的四个要点,按顺序每答出一个要点或相似表述,即给1分。
19.(6分)(1)外貌特征: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欠圆,秃顶,鹰鼻弯长,双眼凹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2分)
只答“丑陋”一类概括性词语而无具体描述不给分,只答出相貌特征或身材特征的给1分。
(2)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4分)
1.小说以“意外”为题,结合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小说中的“意外”事件。 答: 2.小说第一段写到“他在用手去推父亲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手在颤颤地抖”,为什么会“颤颤地抖”? 答: 3.文中两次写到听见车底下传出刺耳的金属撞击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答: 4.小说结尾“坏了”,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中小说阅读训练(题目+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