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 )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
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文革时期,某中央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
就是好哇就是好,就是好!马列主义大普及,上层建筑红旗飘。”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庆祝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 D.将革命进行到底,争取实现全国解放
18.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在一年之内陈江三
次会谈签署了9项协议。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从当初的每天数百人,激增至现在的每天三四千人,促进台湾经济的回复与发展,受到台湾绝大多数人民的欢迎与支持。这表明: ( )
①两岸交流合作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高
利益 ③“台独”缺乏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④两岸人民期待经济交流、文化交往。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
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
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20.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
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 中国得分 ,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1. 2007年6月1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曾说,该组织成立6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
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区域组织之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
很好
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国际间发展关系的准则。杨部长所说的“该组织”指的是 ( )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2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的近代化同时起步,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而洋务运动则给中国流下一个永久的遗憾。其原因在于二者推行的近代化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 )
A.政治近代化 C.军事近代化 B.经济近代化 D.教育近代化
23. 1852 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 10 年之久,并
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 … … 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 )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C. 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 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24.1914-1919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
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五四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25.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
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买办资本
2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农村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27.“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
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很好
( )
①建立人民公社 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
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29.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
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 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30.“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