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力争成为学生学习的“ 崇拜者”。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避免知识老化。教师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折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偶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之余,笔者常常研究思想品德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做到将书本知识口语化、常态化,既能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魅力,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温习知识、获取知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
时代在变化,师生关系也随之而变化,思想品德教师要正确审视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不和谐的,更不利于搞好教育教学。“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理和知识,所以,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爱屋及乌”并迁移到教学中,做到因为喜欢思想品德老师而喜欢思想品德课。若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就能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就会像一个高大的“偶像”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激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首先,要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牢记这一点,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将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而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甚至体罚学生,哪怕是学生违法了校纪校规应接受批评时,教师也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爱的方式教育和感化学生。
其次,要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是相互理解的桥梁,教与学的目标是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来实现的,如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做到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与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尊重,热爱老师和喜欢老师所授的课程,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将会得到提高。
第三,要关爱学生,用行动感动学生。有人说“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流的教师教思想”,但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既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关心学生的未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只片面地要求学生学好自己所教授的科目而没有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有的教师甚至只顾上自己的课而不重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哪怕学生违反纪律或者不认真学习也不管不问。学生犯了错,教师应该通过教育批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用行动感动学生,赢得学生最真挚的爱与尊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总之,只有做到师生平等,才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轻松愉快地学习。
四、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对边远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也不断加大。有的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现代多媒体教学系统也走进了农村学校。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如果平时能善于学习,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并将之运用于教学,必将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影视、音乐等形式展示在课堂上,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感官享受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来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变得生动有趣,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如笔者在讲授八年级下册(教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兄弟姐妹时,用多媒体先播放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动听的旋律与精彩的MTV画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欣赏完歌曲后,笔者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快学生便知道了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各民族团结一家亲。接着笔者又将中国地图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分别找出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位置,最后再将维吾尔族、藏族、回族、壮族、纳西族、高山族以及本县五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等展示出来,提问学生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和节日,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农村初中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的培养(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