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外科学教育的结果,它不仅仅关系着我们患者的一个生命安危,同时也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所以外科医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外科医学的相关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中医外科学引入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翁家俊、洪婷、彭胜男、黄青: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4
摘要为了提升中医外科学的教学质量,笔者试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笔者从PBL教学法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存在的不足以及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PBL教学法引入中医外科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开创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做到了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我们应在不断改进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广泛应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PBL教学法不利因素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下,一些因循守旧、不能适应发展的事物也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1969年,美国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教学模式,实施以解决现实世界“问题”为核心的小组教育法。自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引进PBL以来,我国多个医学院校也逐渐采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并分别在基础、临床、实验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PBL必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创新的发展方向[1]。中医外科学总结了数千年我国劳动人民和外科医家防治疾病的经验和成就,是祖国医学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近年来我国中医外科学发展阻滞,大多数人存在重西医外科、轻中医外科之倾向,致使中医外科人才缺乏、设备简陋、科室稀少、且队伍极为不稳。若不下决心改变现状,很难从整体上提升祖国医学的医疗水平和世界地位。笔者就PBL教学法引入中医外科学教学实验情况做一总结。
1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选取我校2014级中医学骨伤专业1班和2班作为实验对象,两班皆为80人次。1班为对照班,2班为实验班,对两个班级男女比例、年龄、入学成绩等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1.2.1实验组:(1)前期准备:采用PBL教学法。教师首先确定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真挑选设计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既可与课堂教学同时进行,也可于课堂教学后开展。由班长或学委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12小组,每组6~7人,民主推选一人作为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每次课前由学习委员到教师办公室领取问题,且教师需对问题中尚未接触的医学术语和重要信息进行适当讲解。(2)自主学习:针对给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定主题,制定方案计划,进行学习任务分配,再通过查阅教材、学术期刊、网上搜索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集中讨论后形成核心观点,同时记录整个自学过程。在此期间,指导老师不直接参与讨论,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或者偏离主题中心时,做必要的引导。(3)集中讨论:PBL小组组长于课堂进行方案汇报和问题解答,随后由小组同学提问并与其展开答辩,教师需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控制答辩时间,并分析和比较同学的问答。(4)总结:首先,教师要对问题中的重点进行详细解析,指出学生问答中不合理之处。其次,归纳该问题中的难点和本堂课的重点,将问题与书本知识相联系,以达到融会贯通之效。结合最新进展进行展望,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最后,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学生的解答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后续的检索查阅并讨论总结。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学模式为“预习-讲课复习-考试”,期间利用少量课时予以集中讨论。
1.3评估(1)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同时发放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内容主要包括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升知识掌握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人际沟通能力、提升思维水平和提高自学能力八个方面,选项为好、一般、差三种。(2)成绩考评:学生成绩由期末测验和平时表现组成。期末测验占70%,试卷采用百分制,考察内容有:名词解释5道,共10分;单项选择10道,共20分;多项选择5道,共20分;病例分析题5道,共50分。平时表现占30%,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学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结果以无记名方式向教学对象征求对PBL教学的看法和意见,结果显示,两组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参与PBL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锻炼等方面,PBL教学组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间八项评价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成绩比较两组学生在经过中医外科学不同教学方式后,实验组学生期末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中,笔者试验性采用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组学生都按照相同教学大纲进行相同主题的教学,以保证所学知识的一致。在PBL课堂教学中,选取“湿疹”病种作为教学病例,把患者照片、病史、体格检查等各种临床资料在学生的课堂讨论前呈现给学生,并将参加讨论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再通过查阅教材、学术期刊、网上搜索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并于课堂上进行汇报、讨论和解答。经研究发现在期末考核方面,本研究中PBL教学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PBL教学法对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影响包括提高学生的客观题理论成绩。而在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以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受试学生对各自教学法的看法,结果显示在学习主动性、课堂氛围、知识掌握程度、协作能力等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这与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设置,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外科学的应用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