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 ≥2.0×109/L 117 20 17.1 <0.01
<2.0×109/L 61 26 42.6
合并其他疾病 有 55 23 41.8 <0.01
无 123 23 18.7
抗菌药物应用 有 96 29 30.2 <0.01
无 82 17 20.7
医院感染,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由于感染性质有所差异,故也分为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出院后所发生的院内感染。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滥用日渐增多,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也广泛应用,使得医院感染的概率也呈现增多趋势。它不仅感染患者、家属,还会感染医护人员,后勤人员,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已成为现在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加强医院规范化的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3]。此外,感染部位不明的患者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原因可能是患者的免疫力低下而使临床表现不具典型性,也可能是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在治疗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情的扩大,从而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5]。
本研究结果显示,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7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其中有46例发生了院内感染,主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感染,这可能是由于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存在于空气中的病原菌很容易借助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之后的消化道感染往往也会因为前期呼吸道对病原的吸入而成为病原菌寄居的场所。在46例患者中,其中有5例患者的感染灶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其免疫力较低,在感染症状轻微时被所使用的抗生素部分抑制,但又未完全抑制所出现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医院感染患者中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与本研究具有一致性[6]。且从感染的细菌种类来看,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数在体内有定植,故此可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院内感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内源性的感染。
就相关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来看,在本研究中,不论是男女,其感染率都相近,说明院内感染与性别无较大关系;就年龄来看,年龄≥60岁的患者感染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本身的造血功能和机体免疫力均有明显的下降,再加上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较差,与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接触频率较高而导致的感染;就患者住院时间来看,住院时间长,感染概率高,其道理显而易见,与Cagatay等[2]研究具有一致性;再者就是患者自身的白细胞数量,白细胞减少,由于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吞噬功能降低引起感染;最后就是患者所患有的其他合并疾病以及相关抗菌药物的使用,机体长期处于疾病状态,其机体免疫力均会有所降低,且长期的抗菌药物治疗会导致患者机体内部的正常菌群失调,从而给病原菌创造了感染的机会。医院是众多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地,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工作人员之间的接触很多,也容易引起医院感染。此外,有侵入性操作的AA患者明显比无侵入性操作的AA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高,说明侵入性操作也是高危因素之一[7]。
针对以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作为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预防医院感染:(1)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引导,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教育和管理,合理限制陪护人员数量;(2)严格执行相关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在白细胞数量相对极低时,需进行特殊隔离护理措施;(3)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重视和积极防范院内感染,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4)对老年患者、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应该加强教育和管理,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并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接触人群的次数和人数;(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侵入性操作,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8-9]。综上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院内感染院因素较多,应及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减少患者治病开销,保障患者就医条件,进而提高其治愈率,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戴丽,李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革兰阴性菌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998-1001.
[2] Cagatay A A,Ozcan P E,Gulec L,et al.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 y of nosocomial bacteraemia in int ens ive care unit s[J].Med Princ Pract,2007,16(3):187-19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