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和谐度评价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54.4%认为我国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与对有关医生医患关系认知的研究比较一致(50%)[2]。学校、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年级是医患关系和谐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学校1和学校2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较低;男生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生活相对优越,对医患关系评价较高;低年级学生生活学习范围狭窄,对社会事件及医患关系现状了解较少,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呈现理想化的状态,而高年级学生通过见习或实习,目睹或亲历医患交往的状况,对医患关系和谐度的评价较低。
3.2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主导者尚未达成统一认识
对医患关系的主导者,学生的认识比较分散,认为是医生的人数较多,但只达到三分之一,政府、媒体及患者的各自比例均为等于或小于五分之一。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全社会共同作用才能改善医患关系。学校、生源地及年级是该项的主要影响因素。
3.3医学生对医患关系有较明确的定位
多数学生认为医患之间应为人伦关系[1],即医生活动以患者利益为主,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在医生态度的选择上,多数学生选择了“尊重和照顾”,反映了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有明确的认知。医学生基本不认可旧有的“医生是权威”的认知。学校、性别、生源地、年级是医患应有关系认知的影响因素,男生选择人伦关系的概率小于女生;性别是医生态度认知的影响因素,男生选择尊重照顾、平等相待的概率小于女生,更倾向于医生是权威的认知。
有研究认为医患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医方,医生是医方的最重要主体,医患关系紧张恶化,以致引发医疗纠纷,40%原因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3,4]]。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使命,应该是一个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5],正确深入地认识医患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需要医学院校加强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因此,应从医学生入手强化对医患认知的教育,可以借鉴美国医学院校医学生教育的相关内容,如: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喜好以及医患关系相关法律事宜[6]、设计具体的规范教授给学生[7]等。本次调查明确了当前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的现状及医患认知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医学院校增强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意识,促进医学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并以此为基础带动未来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