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医疗领域中的各项活动均在各项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指导下进行着。学习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应熟知《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与自己所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明确自己在诊疗工作中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8]。在诊治过程中。医生应充分履行对患者的告知义务、保障患者隐私权,并严格遵照《病历书写规范》书写医疗文书。在遇到医疗争议及冲突时,有哪些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和渠道;医疗损害事件发生时,应如何应对和妥善处理。医学生还应学会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维护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双方的权益,及时、恰当地处理部分医患矛盾。早年,我国在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相对欠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较为生疏,导致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遵循规范的操作在临床诊疗中时有发生。往往当问题发生、矛盾出现时,当事人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医学生兴趣的手段之一,培训机构可采取情景化教学模式,采用以案例或问题为导向的模式,以启发式的表达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身临其境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此外,培训机构可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对案例进行模拟审判、答辩,由专家顾问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实践中,许多医院组织培训对象旁听医疗损害纠纷案件的现场审理,让学生对此类事件有更直观的认识,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运用有更清晰的理解[9]。除上述提到的教学方式,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也是提高培训对象法律意识的途径之一。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最终的着眼点均应在于切实增强规范化培训医生的法律意识,充分了解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在日后的临床工作明确知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并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
2.3 加强规范化培训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现行的法律法规规范下,医学家长主义已不再适用,患者依法享有的隐私权、知情权、选择权和权利。医生们在征求患者的知情同意时,需提供充足的信息来确保患者对风险、不良反应和其他替代方案有充分的认识。患方在明白和理解下,有选择是否接受治疗的权利。临床医生如何在繁忙的诊疗工作中,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受教育背景的患者进行高质量、高效率、充分有效的沟通同样是规范化培训医生必修功课。以往我国医学教育常常着重临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对医患沟通交流能力方面的教育相对欠缺[10],医学生投身临床工作后,沟通交流技能的短板方表现出来[11]。临床交流技能除了医生对患者进行医学知识的沟通之外,还要包括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交流。步入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正好处于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的阶段,往往容易因缺乏人生阅历,沟通能力、共情能力等能力弱,难以与患方建立有效的信任合作关系。如规范化培训医生专业知识薄弱,缺乏临床经验,在与患方沟通交流时表现出不够专业、自信时,有可能失去患方的信任,造成临床工作难以顺利开展[12]。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临床交流技能是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时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医生规范化培训阶段是临床医生提升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临床教学中为提高规范化医生临床沟通能力,教学单位可通过开展医患沟通技巧的相关培训提高医学生的理论水平,带教老师通过讲解分析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心理特点,教导医学生如何寻找切入点,使用恰当的语言较快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对待不同患者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接待方法及表述方式,沟通期间如何对患者做好关于疾病的发展、并发症、转归、预后等风险的先期心理建设[13]。除讲授理论知识外,还可通过适当的沟通训练,让规范化培训医生熟悉、掌握沟通技巧[14]。目前教学单位采取“一对一”模式对规范化培训医生进行培养,规范化培训医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日常临床诊疗工作,参与诊疗的同时在旁学习老师如何与患者沟通。此外可通过建立“标准化病人”角色扮演的培训模式练习锻炼规范化培训医生的沟通能力[15],通过自行扮演医患角色,体会患者在就诊时的复杂心理。全体参加培训的医生进行观看并做好记录,谈话结束后对谈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针对问题进行改进,达到促进提高的目的[16]。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尽可能采用多样的教育模式,力求提高规范化培训医生的沟通能力,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临床医生。
社会的发展需求及当今医患关系的现状都要求医生必须掌握扎实过硬的临床技能和较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这就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提出了更严格、更高标准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医生是临床教学的培养目标。临床带教的老师应在临床中“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为学生做表率,以感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让学生时刻谨记“医学生誓言”,不忘初心,恪守行业道德规范。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合格医疗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好医患沟通能力的规范化培训医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朱雯佳,苏懿,郭晓奎,等.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效果评估———以仁济医院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2):19-21.
[2]李香莲,陈莉.医疗纠纷现状调查及医患沟通的改进[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9):55.
[3]黎莉,邢方敏.政策解读《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J].南方医学教育,2017,(3):7-9.
[4]姚文华,李畅,项耀钧.以胜任力为导向住院医师人文教育[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8):769-771.
[5]罗银丽,何国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1):27-29.
[6]郝勇,韩慧,刘永富,等.如何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25-27.
[7]周婷,张迪,吕嘉春.中美医学人文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12):1544-1547.
[8]雷宁.医患关系合同化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8,(15):93-94.
[9]王文茹,高睿,吕爱莉.护理本科生法律法规知识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5):1348-1349.
[10]马柏强,吴益芬,陈红燕,等.大学生医学竞赛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促进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45-4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预防医疗纠纷教育的探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