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培养情绪管理和应变能力
在培养情绪管理和应变能力方面,本文是从三个主体提出建议:①大学生对情绪管理的内涵和意义认识模糊,对当前高校情绪管理的效果不很满意,辅导员在大学生情绪管理中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建立“学校、辅导员、大学生”三维立体的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模型,是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创新性思路。②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生活环境。家长本身具有的不健康的情绪、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都会直接导致孩子的情绪问题。第一,情绪管理教育应延伸到家庭中去,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教育”的策略,提高家长的情绪管理意识。第二,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多和子女交流,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对他们在精神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当子女出现心理困扰时,能及时察觉并加以指导,寻求积极的解决途径。③大学生自己应改变对情绪的认知。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辛格及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事件(刺激因素)、生理状态(生理因素)、认知过程(认知因素)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因素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诱发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知,消极情绪就会改变,就会达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效果 因而,分析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动因,有意识调整对诱因的认识,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3 结语
社会安全环境的复杂加大了女大学生的安全风险,增强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是减少社会安全问题的客观要求。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能够较好地把握当代女大学生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当代女大学生存在着潜在危险的识别能力较差、情绪管理能力严重不足、自我认知不足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整合动员各方面资源,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力度,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基础安全设施,健全校园安全保卫机制,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要不断提高女大学生面对危险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减小被侵害的机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于家明.“90后”青年群体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2 魏斌.谈高校校园安全教育[J].教育探索,2012(4)
3 周静.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
4 解小青.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6)
5 程承坪.论人力资本产权对企业效率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3(1)
(责任编辑 梁 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90后”女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