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适应性。生态意味着适应,生态课堂的适应性就是指学生、教师与其周围环境的给予和限定条件之间的调适。学生学习的实践决不能脱离特定的学习情境,他们在学习系统中与他人及环境相互适应交往和互动。如在课堂上可以呈现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鼓励学习者应用所学。另外,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能够做出富有弹性的变化,以适应每一个处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需求。
5.多样性。生态学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物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共在,即多元共生。多元共生是人类最文明最具现代意味的合作关系和生活方式,在生态课堂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个性特征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因为学习而成为一个共同体,学习任务,很少由个人独自完成,而是借助每一个人的力量合作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倾向,都有各自的优势。
学习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一个领悟的过程,最终达到能力的提高,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以最自然的状态和最自然的方法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只有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适应的整体的多样的健康综合循环体系,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构建生态性的后现代课堂。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教育研究,2005.10.
[3]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刘凤杰.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外语教学,2006(10).
[6]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基于生态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