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进行就业引导。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除了告知孩子在学校的成长经历,还须让家长明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育人,家长必须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任,而不能一味地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尤其是那些将孩子送来学校替他管的家长。这也有利于家长配合、理解学校的就业推荐工作。
(5)以课程及任课教师为桥梁进行就业引导。每学期向学生介绍本学期各课的学习特点及该课的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像在企业尊重师傅一样尊重教师。不要由于因自己学习能力欠缺听不懂课或没兴趣不想听课而胡乱评价教师,也不能因教师批评自己而仇视教师。须引导学生清醒地懂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切实做到尊师,不能有“不能说”的心理,不然的话,进入企业后,由于“不能说”,便会轻易辞工。此项工作做得好,学生便可避免进入“处处有岗,岗岗不爱,到处找岗”的终生恶性循环;教师也可避免因此受到无端伤害而厌教,甚至发生离开教师岗位的可能。
(6)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就业引导。毋庸置疑,班主任在就业引导中起主导作用,但如果没有唤起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及主动精神,没有使学生的就业意识由“要我就业”变为“我要就业”,就很难使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生存,更何谈学生在就业岗位中创造力的发挥?主体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创造性则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班主任这个外因,终归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否则就业引导就不可能实现。
3.面临就业时的引导
面临就业,学生首先会产生自己学的专业内容与今后工作岗位是否对接的困惑,其次怀疑自己能否融入企业,再者在没有同学为伴时能否和其他员工和谐相处。
(1)告诉学生,企业就是针对我们的专业技能来招聘的,更何况中职学校的专业教育是宽口径的,而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在你进入企业后,企业还会依据自身要求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教育。这样可消除学生进入企业的困惑与恐惧。
(2)引导学生在进入企业后,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与企业的进步繁荣紧密相连,不要太注重待遇的高低,必须注重企业的人文情怀以及自身能为企业做多大的贡献。这样,你就很容易融入企业,和其他员工成为一家人。
六、小结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是灵魂的唤醒”。班主任的工作是全面和复杂的,班主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上,我们的学生,无不是由班主任送出校门、送入社会的。对于一个肩负社会责任和具有崇高使命感的班主任来说,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必须纳入工作范畴。这显然对班主任的学识要求更高,既可实现“今天送来的是孩子,明天走入社会的是良才”的中职教育之愿望,也可使我们的中国梦更早实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景容.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2]刘宇晖.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0(1).
[3]李文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0(1).
[4]杨银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J]. 教育研究,2014(1).
[5]钟伟华.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建设[J].职业,2014(1).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机电学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就业引导(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