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权视域下普遍人权发展研究综述(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马克思人权理论对世界人权普适性的影响
国内学者的研究实属不多,仅有一些有点相关的文章出现,下面对这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介绍:黄寿松《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世界人权运动的影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一文认为马克思人权观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不仅推动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人权有消极意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向积极意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拓展,而且对世界人权文书的制定以及地方人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盘淼、杜社会《马克思的人权思想及当代价值》(前沿,2011,19)一文中人权作为一项超越国度的权利思想、政治伦理、法律要求,已经成为国际话语和交流主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国际人权保护行列,人权思想正逐渐成为世界普适性价值,解读马克思的人权理论和思想对当今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和推进,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总结
近年来我国在马克思人权理论的研究,人权的演变发展以及普适性的趋势有不少成果:一是对世界人权思想演变方面,能够归纳出演变的规律,以及当时社会对人权的影响,也有归纳出西方的人权发展经历了自然权利、法律权利、道德权利,人权多样发展的过程。二是对马克思人权研究国内学者集中方面,较多地指出对马克思人权观的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有不少学者对马克思人权理论的内容、特点和特征进行了探讨。三是国内对人权普适性问题的探究体现在政府机构的人权言论和一些人权科研机构之中,认识到普遍性人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文明之间只有通过不断沟通与对话,才能克服差异从而形成正统的普适性人权观。
马克思人权理论与人权普适性趋势的结合方面仍有欠缺,以及其他不足之处:一是在对西方人权发展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仍然缺少一个灵魂式的理论阐述和一个明晰的框架,只是局限在人物的罗列和知识性介绍的经验层面上。在对中国人权发展方面缺少对古代人权思想的探索,以及后期中国人权思想出现错误的批判,将中国人权思想的发展与世界人权思想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二是对马克思人权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资产阶级人权的批判,没有注意到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做出的理论建构都是从马克思人权理论的几个方面出发,缺乏创新,对于马克思人权的研究没有目的性,文本研究中总是出现断章取义的理解。三是国内对人权普适性问题与马克思人权理论相结合方面十分欠缺仅有少数文章简单带过的提及这一问题。应该对当今国际人权领域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都需要与科学的理论进行客观分析,以及合乎实际的正确行动。
参考文献:
[1]付子堂.马克思对现代人权理论的贡献——基于《论犹太人问题》的分析[J].求是,2012(6).
[2]苗贵山.马克思恩格斯在何种意义上拒斥人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
[3]Marcel H.Van Herpen.Marx and Human Right[J].The Cicero Foundation,2012(9).
[4]陈崴.《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比较研究以及对中国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5(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马克思人权视域下普遍人权发展研究综述(2)在线全文阅读。
马克思人权视域下普遍人权发展研究综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