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春艳
摘要:通过对海南某高职院校的实地调查,分析了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储备、职业适应能力及就业满意度状况。通过研究发现,就业观念、就业储备、职业适应能力的不同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不同,其中工作待遇因素、实践经验储备、人际技能和专业技能显著影响其就业满意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就业观念;就业储备;职业适应;就业满意度;高职旅游酒店专业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项目编号:HNJG2014-74);琼台师范校级课题“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以琼台为例的研究”
作者简介:党春艳,女,琼台师范学校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53-05
一、文献回顾
青年的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推动高质量的就业”以来,各学科学者对青年就业尤其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和研究热情再度被掀起。
有关学者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针对高职毕业生群体自身就业状况的分析,如陈良焜、杨钋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内部就业优势发现,高职水利、土建类专业在就业率和收入上比文体、教育、娱乐业类专业具有明显的就业率优势和收入优势。[1]
另外,一部分学者还从就业观念、就业质量方面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测量就业观念时,主要通过测量毕业生收入预期及其准确性,以及收入预期对就业的影响。如许申利用“职业特征的偏好”和“求职条件的预期”来衡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2] 张万英通过“社会名望因素”、“发展空间因素”、“社会保障因素”、“职业的稳定性因素”、“工作性质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和“自我实现价值因素”7个就业价值观维度来衡量高职生就业观念。[3]
随着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金美兰、陈贵超通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认为自我实现、工作本身和工作报酬是影响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三大因素。[4]
徐建俊通过对影响高职毕业生生就业质量因素的分析,提出“1234”提高其就业质量的就业工作模式。[5]
其二是对高职生与本科生就业状况横向比较的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杨钋等人的研究,他们通过横向比较本科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结果的差异,纵向比较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其实际就业结果的差异,认为本科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迥异,高等职业教育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职结果影响显著,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显著改变其求职结果。[6]
近年来,随着高职示范校建设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大都开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转型,在此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储备和就业适应能力有了怎样的变化?笔者通过对海南某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的实地调查,分析其就业观念、就业储备和职业适应情况及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取
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精确性,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QT学校高职旅游酒店专业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200名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课题组成员将问卷通过实地发放、邮箱、QQ群等方式发放到调查对象手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全部问卷资料均利用spss(17.0版本)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看中的因素分析
毕业生就业是看重的因素可以直接的反映其就业观念,本研究通过多重响应交叉分析对毕业生就业前和就业后最看重的因素进行对比。(见表1)
首先,总体来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毕业刚找工作时和现在找工作最看重的因素都是收入福利等物质待遇,而且,女生比男生更看重物质福利待遇。排在第二位的是工作对个人能力的促进作用,男生比女生更看重这个因素。第三看重的因素是工作符合个人兴趣的程度,毕业时女生更看重此因素,毕业后男生更看重。
其次,相对于毕业前对,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现在找工作时对工作单位人机关系、职业声望、晋升机会看中的比例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且,女生对人工作中人际关系看中的比例更大,比男生高出近一倍,说明女生更注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情况。
最后,从表1还可以看出,毕业前男生和女生都很看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但现在找工作时对这个因素看重的比例大大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高职毕业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不再单纯追求专业与工作相关,以达到先就业在择业的目的。也可能是在工作中发现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其完全胜任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更能胜任工作的保障,因此,可以认为,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就业观念更趋于理性。
(二)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储备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表现的因子分析,将高职旅游酒店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储备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政治资本储备型,这类学生在校期间活跃在校院学生会和团委,多有担任学会生或班干部的经历,是学校的政治精英;第二种为专业知识储备型,此类学生平时注重专业知识及外语知识的学习,有获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的经历,属于学习精英;第三种为实践经验储备型,该类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就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勤工助学、在企业打工兼职赚钱的经历,属于学生中的经济精英。
另外,本文还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做了分析,具体结果详见表2。
由表2可知,首先,毕业生英语水平证书获取率最高,通过率达到62.3%,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毕业生外语水平成为一个较为重视的因素。通过调查得知,海南高职院校旅游酒店专业都开设有旅游专业英语和酒店专业英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职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英语水平证书的获取率。其次,学生获取酒店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也达到60.6%,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旅游酒店类毕业生从事导游工作的必备上岗证书的导游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和通过比例都很低,只有4.6%的学生考取该证书。尽管诸如餐厅服务员等级证书、前厅服务员等级证书等就业行业相关证书相比导游证而言较好通过,而且考试费用成本低,但这样的考取比例还是很不尽如人意,跟旅游就业行业相关的人力资源证书有高达94.3%的学生没有考过,考取的比例也仅有2.9%。因此,高职旅游酒店类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总体看来是比较低的,而且,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与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衡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旅游酒店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基于海南某高校的实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