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挑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文/张车伟

在新常态经济下,劳动力市场将发生深刻变革,就业形势与矛盾将更加复杂:就业总量矛盾依然存在,但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企业劳动需求影响加深,劳动者素质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矛盾突出,低技能劳动者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冲击,劳动力市场进入矛盾多发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约10%的速度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更是高达11.2%,目前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元。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面临资源环境、人口要素、结构转型、均衡发展等多种挑战,增长放缓几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2013年中国GDP增速下降到7.7%,创下新世纪以来的最低值,2014年上半年GDP增速进一步下降到7.4%,季度增速已经向下触及到过去20多年的低谷,接近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最低点。

然而,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仍然在于国内自身条件。我国劳动力优势尚未消失,尽管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劳动力绝对成本持续上升,但劳动生产率也在同步快速提高,相对劳动力成本优势短期内并不会完全丧失,劳动力仍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条件。同时,资本要素供给更加充裕,尽管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开始显现,私营经济部门同时面临资金成本高、资本相对短缺的困扰,但总储蓄率仍然保持高居世界前列,外汇储备庞大,投资需求也比较旺盛,伴随着资本要素市场的改革深化,资本要素不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约束。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从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中国经济因此会步入“新常态”。

在新常态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必须换档,但换挡后增长质量将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将处于合理区间,物价会更加稳定,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国际收支更趋平衡。

在新常态经济下,劳动力市场将发生深刻变革,就业形势与矛盾将更加复杂:就业总量矛盾依然存在,但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企业劳动需求影响加深,劳动者素质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矛盾突出,低技能劳动者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冲击,劳动力市场进入矛盾多发期。

就业总量矛盾依然存在

GDP增速下降不可避免地带来就业需求萎缩的风险。保增长就是保就业,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密切关联,GDP增速下降就意味着就业需求的不足、新增就业岗位的减少。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GDP增速从2008年三季度的10.6%迅速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的6.6%,短期内就造成巨大就业冲击,导致2000万农民工短期失业返乡。按照李克强总理所说,每一个GDP增长点背后就是上百万个就业岗位,按照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就业弹性状况,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近些年服务业加快发展拉升了就业弹性,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150万人就业,这意味着经济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使就业需求和岗位损失130万—150万个。

结合供求两方面看,目前中国每年大中专毕业生人数约为1450万人,辍学就业人员约为200万人,新增农村转移人口约为630万人,退休年龄人口约为920万人,按照90%的劳动参与率和5%的失业率估算,每年需要净增就业岗位1163万左右才能满足社会就业需求。根据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岗位数量估算,按照过去五年经济走势,经济增长7.5%拉动城镇就业岗位数1068万左右。

因此, “十三五”时期劳动力市场总量矛盾依然存在,但随着经济总量规模不断增大,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拉动就业能力将会逐步增强,经济减速对就业总量影响有限。

结构性问题成为就业的主要矛盾

劳动力市场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关联,人口快速老龄化改变劳动力供给结构,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加快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十三五”时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并将成为主要矛盾,特别反映在三个就业群体中。

一是大学生就业难。每年超过70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尽管经济结构变化、服务业比重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依然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

二是农民工就业矛盾。普通劳动者出现短缺、工资水平快速增长,“民工荒”和企业招工难现象愈演愈烈,农民工群体内部也出现了分化,掌握技能的农民工缺口较大、就业形势更好,而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缺乏技能的青年农民工也面临就业难、就业不稳定的问题,老一代农民工则面临着人力资本不足的就业风险。

三是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每年有大量城镇困难就业人员(“4050”人员为主)需要再就业,中国劳动力的年龄每增加1岁,受教育年限平均减少10.2%,其中44-64岁劳动力的年龄每增加1岁,受教育年限平均减少16.1%,这类群体人力资本水平低、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弱,面临更为严峻的结构性冲击。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困难

“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经有明显进展,“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仍然是主线,岗位需求会迅速变化,使结构性矛盾不断增加和突出,结构性矛盾是“十三五”时期就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根据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计算,制造业企业年均就业创造率为14.9%,平均就业损失率为10.7%,新进入企业就业创造率平均为4.91%,企业退出的就业损失率平均为2.6%,就业净增长率年均增长4.2%。但是,随着岗位技能不断深化,对人力资本和知识密集程度要求不断提高,首先受到冲击的对象就是农民工等低技能劳动者,他们的人力资本积累不能满足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前教育程度最好的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也恰好适合当下第二产业劳动密集型的岗位,但是尚不能满足当下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岗位,以及第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岗位。低技能劳动者没有相应的技能来匹配未来的这些岗位需求。

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冲击还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不断有产能过剩行业的衰退和新兴行业的进入。产能过剩行业如煤化工、多晶硅、风搜索电制造、平行玻璃、钢铁、水泥等行业,大多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其就业规模和比重都在下降,已经是就业净损失。一方面这些行业的劳动者面临失业冲击,另一方面又面临技能和素质无法适应新兴行业的要求,因此如何化解产能过剩行业造成的就业冲击是“十三五”面临的就业挑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挑战在线全文阅读。

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挑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79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