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婵1 刘 然2 倪 艳3
(1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湖北 武汉 430064 2湖北技术交易所 湖北 武汉 430071
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7)
摘 要: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了长江流域各省市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分析了建立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结合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定位,从主导机制、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等提出了湖北技术服务转移体系建设的思路,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07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软科学项目“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BDF096);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学术基金课题“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ZD06)
收稿日期:2015-05-06
2014年9月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该战略承接沿海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促进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地区、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地区“三级经济阶梯”之间的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升级。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建设也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从服务本地转向加强区域协作,要有“立足长江、放眼全国”的新定位。从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大区域合作的角度来探讨湖北省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未来发展构想。
1 建立与发展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1.1 加快内部技术资源流动和产业升级
以往各省市为了促进本地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纷纷建立相应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这类技术转移服务体系通常主要服务于本地的技术研发者和技术受让方,因此受限于本地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技术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率有限。与之相比,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突出特点在于技术的来源、流动和市场化突破了以往的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了技术的跨区域流动,技术转移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大大提高,从而更有效地促进长江流域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1.2 整合区域经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实力
长江流域各省市的资源要素条件、特色产业定位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经济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也参差不齐,带来了极大的互补性。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将分散的科技资源和市场资源整合起来,带动各省市在智力资源、金融资本、制造能力之间的融合,实现了区域经济整合效应,通过沿海长三角与中西部在技术领域和市场领域的相互支撑、良性互动,提高长江流域的整体竞争力。
1.3 提高区域创业能力,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当前长江流域各省市中,上海、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及周边区域集合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催生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但是各省市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技术资源共享和利用的层次较低,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能力弱,企业吸纳技术转移能力不强,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一旦实现了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服务,长三角地区的市场运作和品牌管理能力与中西部的能源、人力资源和迫切的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必然会激发该区域的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加大对各省市的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2 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湖北定位
2.1 长江经济带中的湖北定位
湖北长江经济带,处于长江流域中心位置,交通枢纽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城镇体系完备。农业以优质粮棉油、蔬菜和水产品为主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业形成了以汽车、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水电、建材和食品等为主的优势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服务业以商贸、金融、物流、旅游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在此基础上,湖北长江经济带将打造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生态文明示范带。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主题,以充分发挥长江的水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突出了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三大主题。
2.2 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的湖北定位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条战略通道。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全国水源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国家级生态风景廊道、现代水利航运带、生态环保带、先进制造业带、现代农业带、沿江沿线城镇带、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和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将突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沿江沿线城镇带建设及生态产业发展。
3 助力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3.1 主导机制
湖北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国创新驿站站点、投融资平台等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其中包括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6家,位居中部第一。在这些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政府推动型。从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类型来看,以单一服务为主体,如专利代理、项目申报、技术咨询、技术检测等。技术转移服务仍停留在低综合低增值的服务模式下,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互动频率很低。对此,提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二元主导机制”,即政府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市场主导的创新服务平台。①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和管理权限建立一站式公关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系统的信息整合与开发,实现研发与市场的在线对接和在线交易服务,解决供需对接不畅的问题;②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需求引导技术开发与转移,并突破当前的技术交易咨询、代理等单一服务范畴,针对技术转移过程中企业的实际需要提供创业投资与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服务、技术评估与科技代理等经纪服务、侵权鉴定与打假处罚等司法服务,建立全流程的创新服务平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长江经济带”视域下湖北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