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变得更为普遍,我们开始进入信息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日常所获得的信息大多来源于网络和大众媒体。信息传媒技术给现今的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契机、更好的平台。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传媒这项技术,把单一的理论转为多种方式教学。网络资源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它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在校园中有很多网络资源,如校园微博、校官方网站、校广播电视台等。学生通过这些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同时也进行有效的交流内心的想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战术这一平台,把“中国梦”的思想教育融于网络传媒之中,在网络上展开关于“我读中国梦的理解”主题讨论,“在实现中国梦之中,我们梦做些什么”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和讨论能够加深个人对于中国梦的理解,更加把理论转为实践,提升学生参与社会的动力。在国家发生危难时,网络媒体的加入提升了每个人的参与度,在汶川地震、洪涝灾害等关键时刻,网络媒体都第一时间起到了传递作用,“献出我们的爱心,温暖整个社会”,“为灾区人民祈福”,这些通过大众传媒方式的活动都鼓舞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去参与国家,从自身出发,通过小小的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4.注重隐性思想教育,构建校园文化氛围。除了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外,还可以把“中国梦”的思想融入隐性的思想教育之中。隐性的思想教育是把教育目的融于学生所在环境之中,在这个氛围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学生会。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提升能力,培养信心。把社会的动态,最新事件融入到社团活动之中,学生通过参与此类活动体会到社会发展的方向,国家事件的动态变化。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梦想,并把“中国梦”与自己的梦想结合。
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它是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所在。当代大学生追求品质,个性张扬,自信独立,思维开阔,有长远的规划,但有时受挫能力差,结合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信仰科学过渡,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和“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廖列营,王贵林.以“中国梦”为核心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3,(12).
[2]任家瑾,杨晓春.浅谈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4,(11).
[3]陈爱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力口强“中国梦"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术论坛,2014,(4).
[4]孙志勇,冯译冉.“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培育路径探索——以河北省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研究为基础[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5).
(编辑:秦俊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策略探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