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網络风险
主要是由黑客进行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传播带来的风险,由于广播电视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容易成为黑客组织攻击的目标,目前黑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已经形成组织严密的黑色产业。一旦广播电视网络受到黑客攻击或病毒入侵会导致播出中断、网络信息泄露、篡改播出内容等严重后果,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3.2技术安全风险
开化广播电视台目前计算机所用的操作系统大部分比较落后,没有及时更换最新系统,使系统漏洞增加,加大了网络攻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系统的硬件配置仅仅以满足当前需要为主要目标,未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硬件配置良莠不齐,不能满足网络系统整体的安全防范能力。此外,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现象,系统内的核心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不能完成备份,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影响广播电视台节目的安全播出。因此技术安全风险由系统漏洞、硬件配置低和设备故障因素组成。
2.3.3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由人员素质、管理不规范、操作流程不完善和应急预案缺陷带来的风险。目前广播电视台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部门,不能规范的管理网络系统中各安全控制组件,没有及时更新网络化管理操作流程,人员缺少网络安全意识,安全防护水平较低不能有效的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当风险发生时不能快速降低风险损失,这些因素都会加大管理风险发生的概率。
2.3.4外部环境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是由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系统规模膨胀带来的风险。自然灾害如雷电、供水、火灾、地震等发生后会破坏网络设施从引发风险。人为破坏包括对网络设施的损毁、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恶意攻击等行为,系统规模膨胀是指随着广播电视网络化进程的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各个系统之间节点互联互通、一旦关键节点出故障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发生播出故障的几率不断加大。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模型
3.1系统动力学理论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基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来认识系统问题并解决系统问题的综合性学科[5]。系统动力学中,通过因果反馈关系建立各级风险指标之间的关系,识别出可能引发不同风险的相同风险因素以及所造成的风险后果,有利于管理者制定理想的风险管理流程,并直观的了解风险的演化过程和控制情况。并且根据广播电视台网络化的发展情况可以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增加新的风险因素,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模型。
3.2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因果反馈图
应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建立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因果反馈模型,如图1所示。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类型主要为网络攻击风险、技术安全风险、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通过图1可以直观的发现引发多项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人员素质,广播电视台人员素质的提高,不仅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也可以提升人员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从而降低管理风险的可能。二是管理不规范,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并建立相关网络信息安全部门,统一管理网络软硬件设施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风险和技术安全风险。三是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等级,确实防止网络风险和技术安全风险的发生。第四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提高相应的预防措施可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播出中断事故的发生。第五是系统漏洞,完善广播电视台计算机操作系统,对系统不断调整和升级,从而减少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等网络风险和技术安全风险。
运用系统动力学风险因果反馈图模型,加强对人员素质、管理不规范、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系统漏洞这五种主要风险点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就会增强广播电视台对网络风险、技术安全风险、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的管理控制,从而增强单位防控风险的能力。
4研究结论
本文在研究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理论等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建立了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总结分析了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常用方法,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①在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并系统地建立了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指标体系,主要由网络风险、管理风险、技术安全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以及相应三级风险构成。
②利用系统动力学在风险演化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构建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因果反馈模型,分析了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需对人员素质、管理不规范、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系统漏洞这五种风险因素重点防控。
③目前用于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研究较少,本文只建立了风险指标体系,仍需要对风险演化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袁爱军.国内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0):279.
[2]李兰瑛,李晓芸.一种基于层次模型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灰色评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02):540-545.
[3]袁亮.网络时代下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和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7):72-73.
[4]吉岚,辛欣.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以赤峰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0):200-202.
[5]李存斌,陆龚曙.工程项目风险元传递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12):2731-2739.
作者:吕明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计算机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