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允价值定义及特点
CAS39指出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因售出资产所获得的价格或者是为转移负债所付出的价格,可以看出公允价值所具有的计量优势:
相关性:相关性是指财务会计信息与决策相关,能够影响或者改变决策,是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历史成本偏重于可靠性,公允价值则更侧重于相关性,因为公允价值反映的是企业动态的资产价值,与当下市场行情更相关,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公允性:公允价值强调的是有序交易,有序交易即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双方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此外,双方都熟悉参与交易的市场,信息对称,从而通过协商得出的价值符合双方利益。
2.畜牧业生物资产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
(1)从意义角度分析
①能够有效解决历史成本计价导致的成本偏低问题。历史成本是取得或者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按规定,使用历史成本计价,则只进行初始计量,一旦入账,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变化,都不在重新计量。但对于畜牧业生物资产,由于生物转化或自然增值的属性,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使用历史成本计价,显然会导致成本的低估。而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及时性,能够反映畜牧业生物资产在核算当时的实际价值。
②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信息做出决策。由前所述,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更具有相关性,更能反映出核算时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也更利于信息使用者掌握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从而帮助其做出正确决策,促进畜牧业产业发展。
③畜牧业农产品定价更加合理,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是生物资产现时的成本,是动态的成本,因此,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但是,由于公允价值本身所具有的公允性,即对生物资产成本的计价是市场交易者所认可的,因此,在此成本上的定价将更符合畜牧业企业主的利益,从而更有利于鼓励畜牧业的发展。
(2)从可行性角度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第二十二条表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第二,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大部分畜牧业农产品存在着频繁的市场交易,市场体系相对健全,并且交易双方也能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市场价及其他相关信息。
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限制性因素
1.核算体系不健全
生物资产不同于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缺乏通用性的标准。许多农业上市企业自行选择计量模式,计量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市场价值的公允度难以实现。
2.公允价值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便利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方法把差额以利得或损失的形式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会导致企业资产价值以及利润的波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规范尚未健全,引入公允价值,易出现财务信息粉饰,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现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论公允价值在畜牧业生物资产会计计量中的运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