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已经成立的各大示范区建设经验来看,均将科技金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科技金融体系是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保障,主要目标是引导金融资本与科学技术的有效对接,形成科技与金融的双轮驱动。国内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借鉴如下。
2.1北京中关村经验
中关村是国内成立的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最为成熟,因此最具有借鉴意义。示范区成立以后北京市及中关村高新区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同时,中关村管委会积极聚集各种金融资源,吸引和引导银行、小贷公司、投资管理公司、风投基金等机构来示范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布局。中关村示范区在运行过程中,把公共服务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也作为重要内容,发布融资信息,改善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沟通渠道机制,提升区域内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以及企业的融资能力;重视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鼓励行业自律;完善人才引荐和培养机制,大力培养科技金融人才;做好宣传引导,增强品牌效应。
2.2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
天津作为第六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逐步形成了“一区十二园的格局”,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人才。天津市积极引导各界资本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三位一体的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来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大力发展融资租赁、股权质押融资,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多方位融资渠道。同时,发挥地域优势,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优秀人才,鼓励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海外留学生等来津创业。鼓励“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挖掘创新潜力,提升示范区整体创新水平。
2.3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示范区,重点打造“中国光谷”的品牌,全面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湖北省及武汉市结合示范区发展现状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金融政策,不断优化科技金融环境,建立了包括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创投企业、基金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融资平台在内的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东湖示范区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加大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推出适合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股权质押贷款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也是东湖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工作,重点完善了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
3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
借鉴北京、天津和武汉等示范区的建设经验,结合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现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提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几点对策。
3.1发挥银行信贷基础作用
银行信贷是科技企业最基本的融资方式,政府及相关机构应该不断引导和推动银行积极进行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不断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推出适合处于种子、初创、成长和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银行设立科技支行以及科技专项。同时,加快发展创新型科技融资机构,引导和促进民间资本参与高新区内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3.2高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不断鼓励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高效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加大企业融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融资技能。全面综合利用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型企业的挂牌、上市;发挥利用产权交易市场,鼓励科技型企业的并购重组、整合资源,促进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相互间的多项组合、并购、重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