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二)入境游客来源单一


  近年来,跨境旅游服务越来越受到国家的支持,入境旅游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国内入境旅游人数695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仅占1425万人次,港澳台地区的游客是中国入境游主要来源,入境的外国人中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极少数来自欧美。一方面,地缘相近导致以上国家存在天然的文化相似性,另一方面,旅游服务层次差异及模式多样化限制了欧美国家的入境需求。相对单一的入境游客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服务吸引力不足


  旅游服务吸引力不足也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旅游资源丰富,但多以自然风光游和历史文化遗产观光游为主,对比日本和韩国,虽然二者在资源禀赋上不占有优势,但其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却不断提升。日本和韩国服务贸易相对比较发达,尤其在文化贸易方面,日本的动漫及周边产业吸引了大批入境游客,韩国的韩流文化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量文化爱好者前去观光。在中国的旅游资源中,诸如此类的品牌效应和文化附加值相对稀少,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在旅游区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少。因此,目前中国旅游服务吸引力是不足的,未能足够开发更多目标客户群体,无法满足国际游客的多层次需求,而这将是今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转型的方向。


  四、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强化监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业绝只仅是单纯的经济事业,它在带动外汇流入的同时也在传递中国的文化精神和道德文明。首先,政府应该提高对旅游立法的重视程度,对现有规则予以补充、修缮,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其二,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把关。增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牢固树立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同时,旅游服务的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资源开发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在资源可承载能力范围内,拓展并开发多元化的旅游服务和项目,最大化契合旅游服务消费者的需求。


  (二)创新多元化旅游项目


  近年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始终存在外来客源单一问题,不利于旅游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根据目标群体推陈出新,创新旅游模式,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认同,即“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民心相通,解决跨文化沟通障碍之后,贸易自然更加畅通,使中国的服务贸易客源不再局限于亚洲国家和地区,而是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全部区域。在旅游项目上,要增加创新元素与特色元素,针对不同区域特色开发旅游项目,满足各层次客户需求。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将旅游市场的国际竞争由价格和质量竞争转变为品牌和特色竞争。


  (三)产业融合推动特色旅游


  目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缺乏特色,未能与周边产业形成合力以增强旅游服务吸引力。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各产业也未能通过合作实现效益最大化。良好的前期宣传有助于打开国外旅游市场大门,深入的产业融合有助于拓展特色旅游。如中国的汉文化,将人文资源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不仅能增加旅游服务的附加值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将旅游与医疗相结合,国外游客在观光游览的同时体验中医养生文化,提高了游客对中国旅游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转型和融合已成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不断转型升级中国医疗旅游业也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 徐文月, 刘敏.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17, 10(5):41-55. 

  [2] 梁雯.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问题与对策[J]. 改革与战略, 2017(9):148-150. 

  [3] 李小牧, 王海文. 国际服务贸易[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作者:郑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ji/12219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