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主权债务危机”概念④,一国政府向外借债的行为十分重要。面对“高福利引发政府借债而债台高筑”的职责,我们有必要研究是否如此。
如图1(2)所示⑤,欧洲主要社会保险型国家中社会保障支出与政府支出的比值在40%以下;进一步看,只有德国和奥地利两个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的比值在35%~40%之间,其余均在35%以下。这个比值虽然微高,但它们均未发生债务危机。而且,可以看到几个代表国家的比值发展趋势十分平稳,未出现大的波动,因而可以断定社会保险型福利政策在这些国家中是成熟而稳定的,在国家没有大动荡的情况下社会保障支出并不会使政府支出骤增而造成债务负担,社会保险型国家由于高福利政策原因而深陷主权债务泥潭的说法不攻自破。
2.国家福利型国家
瑞典、英国等是国家福利型的典型代表,其社会福利政策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政策,拥有普遍化与均等化的特点。国家是社福利的保障主体,国家财政与税收是主要资金来源。“欧猪五国”除意大利均为此种模式。理论上看这种模式产生政府债务的可能性会加大,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是这种福利模式导致了欧债危机吗?
图2(1)中,英国及北欧各国的债务率甚至低于社会保险型国家,只有英国在2010年后开始接近欧盟各国平均水平,其余国家均远低于欧盟平均比重,只在40~50%徘徊,完全符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债务率不能超过60%”的财政规定。
进一步分析相关数据发现,瑞典等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没有想象那么高。观察图4可发现英国及北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与政府支出之比与社会保险型国家的比例相比差别不大,也在30~35%的范围内发展。纵然这个比例不算小但它们也未发生债务危机。且曲线变化趋势十分平缓,没有十分大的波动,不会使政府财政的负担激增。
综上可证在国家福利型社会福利下“高福利政策因素是主权债务危机的直接诱因”解释力不够。
对社会保险型国家和国家福利型国家的研究基本可以否定“高福利因素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说明高福利政策对欧债危机的解释力存在很大的不足。
三、结语
笔者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粗浅地对历史方法主义和科学方法结合进行说明。可以发现,历史主义与科学主义并非水火不容,反而使结论的说服性更强。
在此过程中务必注意“价值中立”的问题。发掘出新问题后,我们寻找证据支撑时必须本着这一态度,不能为证明观点而选取于己有利的部分证据,舍弃对本人观点不利的客观事实。采取三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逻辑思维方法,为的是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和公信力。如若在找寻数据或追溯历史支撑时丧失了价值中立,那么我们就违反了初衷,各种研究方法的融合也不再有意义。
作者:王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原因探讨为例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