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1985-2010年的年度数据,通过构建包含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的生产函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基础设施投资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最大。本文提出今后的农业政策应该合理配比财政支农资金,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以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基础设施;人力资本;VAR模型;协整方程;
作者简介:刘晗(1989-),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
作者简介:曹祖文(1988-),女,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在1978-2010年这段时期内由1117.6亿元增长到6910.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74%,其中,增长率在10%以上的年份有9年,农业增长为负的年份有4年,农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是,也应该注意到,我国农业发展并不稳定,不同年份的农业增长水平差别较大。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的影响,未来的农业发展将会面临来自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农业主要依靠追加土地、化肥等物质资本的投入量来提高农业产量。从长期来看,通过这些短期影响因素的促进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探寻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寻找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基础设施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并减轻贫困。Binswanger等(1993)[1]、Mamatzakism(2003)[2]、Romeo和Kurada(2005)[3]分别对印度、希腊、菲律宾三个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以获得比人口增长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减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的增长。基础设施具有间接生产性,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来说更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鞠晴江和庞敏(2005)[4]采用双对数C-D函数模型分析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生产增长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史明霞和陆迁(2007)[5]对1985-2004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从长期看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陈灿煌(2009)[6]研究了1980-2005年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关系,发现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可见,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Schultz(1961)[7]批判了传统增长理论的观点,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强调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Uzawa(1965)[8]建立物质和人力资本两部门生产经济增长模型,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源泉。Lucas(1988)[9]通过研究得出国家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源自于人力投资水平差异的结论。Romer(1900)[10]提出人力资本较为富集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Mankiw等(1992)[11]、Caballe和Santos(1993)[12]、Barro(2001)[13]、Bloom等(2004)[14]通过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模型中,对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国外研究经验来看,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是否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对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是否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利用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黄振华(2008)[16]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剔除人力资本因素后,全要素生产率被高估近30%,由此提出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杜江和刘渝(2010)[17]运用面板模型分析了1997-2007年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土地、物质资本等重要影响因素外,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对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来说,人力资本积累确实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确实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因素。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研究者把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个因素同时纳入模型进行研究。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费用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任一方面资金投入量的增加必然降低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入量,因而必须找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配比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有鉴于此,本文将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两者同时纳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为今后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提供参考,以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二、理论模型
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但考虑到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家庭资本投入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同时就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而言,不应该忽视物质资本的重要作用,因而本文将私人资本投入也纳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为了研究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各因素的作用,先将农业生产部门简化为一个超大型的企业,采用C-D生产函数形式,同时借鉴Agenor(2008)[18]的做法,构建一个包含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的农业部门生产函数模型:
其中,Y表示农业部门的总产出,G表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E表示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Kp表示农村私人资本的投入;α,β,γ∈(0,1)分别表示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以及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λ∈(0,1)表示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总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比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经济增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