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以上课程体验活动,当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再回顾交流时发现,“闹元宵”主题课程结束后我们主题的推进网络也在孩子的活动中逐步汇聚。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反思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起点一定是从幼儿所需、幼儿所体验、幼儿所感中而来,而且课程游戏化实施的终点也将落实在幼儿主动经历中,不知不觉地充分感受、体验、表达,获得有意义的个性成长经验。
细细回顾与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我们发现“闹元宵”主题课程游戏实施的起点是孩子的所想和期盼,这些所想所需是在和孩子的聊天中了解的,了解后抓住富含其中的教育价值与幼儿兴趣,在现实的课程建构中以主动体验的思路丰富孩子们的直接经验,而嫁接幼儿主动体验与直接经验的桥梁就是在营造环境氛围、提供资源、材料的基础上放手与孩子们共玩,共经历,最后在共同经历中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充分感受、主动体验和积极表达。
三、从复盘分析实效,看主题课程游戏化路径
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对于儿童来说就是做事,做符合需要的事、做彰显天性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做能感受挑战的事、做能感到趣味的事,从而更好地为幼儿自主生活服务。所以幼儿园课程应与幼儿的生活联系,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所听、所看、所做及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课程。因此,主题课程游戏化的改革实践中我们也必须遵从上述的课程思想。
而在年级组的大教研现场,我们一起回顾“闹元宵”主题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历程,再次经历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体验。
1.面对“游戏化”理论,学在先。
从“学大家,行大家”的历程中,思索应彩云老师《过新年》主题设计的线索思路,关注虞永平教授《课程游戏化与教师专业能力》,并在自主学习中分析课程游戏化的学习资料,共享学习经验与困惑。这也为级组主题课程游戏化实施、班本化实施积累理论方法。 从理论方法回归主题课程组织实施,围绕“调查幼儿所需”、“倾听孩子参与主题活动的计划”搜集幼儿个性经验需要,形成抽样分类汇总,明确幼儿所需与大概的活动计划,再集体汇总形成级组资源,依此设计级组主题课程游戏化实施计划。
2.面对“游戏化”思考,需细思。
(1)要求班组结合自己所学、幼儿所需以及发展要求设计“闹元宵”的主题实施计划初稿。强调“闹元宵”的活动一定不是元宵节当天的半日体验活动,它一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务必“精细”的思考,要求“缓慢”的实施,尝试“开放”的个性。当然统整的思维模式必备,要求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课,或者是专题的学习活动。主题课程游戏化实施也一定是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区、社区资源、环境准备等一系列的课程体系。
(2)主题课程实施前开展级组体验式的教研活动,形成级组主题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基本框架路径(计划安排)。而后再引入“放电影式”的现场备课:强调身临其境式地从进入“场地空间”到幼儿需要什么样的材料,会以怎样的方式活动的线索推进活动的设计,重在关注教师预设观察后的支持、引导与差异分享,弱化教师的语言组织与垂直介入。
3.面对“游戏化”实践,必敢为。
(1)在班级、级组共同推进主题课程“元宵节”游戏化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或困惑,但我们需强调关注过程中幼儿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与品质等,以此做好活动组织的反思与优化思考。同时加强班组之间、教师之间积极互动,交流体验心得与延伸的思考点,过程中优化实施的内容与路径。
(2)及时汇总过程性资料,思考交流可深化点,为级组研讨复盘准备资源。
(3)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交流主题课程实施的聚焦问题,引导下步优化路径。每个人的心态摆正的同时,要认识这些问题一定不是某个人、某个班级的,至少是整个级组。例如“级组元宵节环境氛围”的营造问题,再如教师游戏化活动能力之一的“谈话能力”水平问题。
(4)在关注整体与细节的思考中,从解决问题的思路出发,复盘可再行动的操作路径,积累下一阶段游戏化实施过程中有效的经验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刍议主题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行动路径(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