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优化舞蹈的考核方法
幼教专业学生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因此,在对其的考核过程应当以幼儿舞蹈的考核为主。当然,通过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提高幼教专业学生的舞蹈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在舞蹈的考核过程中,不但要形成老师—学生的评价考核模式,还要逐步形成学生—学生的评价考核模式,积极展开自检和互检工作,在评价和考核过程中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完善自身。同时,考核过程也应当更加严格,还应将舞蹈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起来考察,不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能力,更需要他们将各种能力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型的人才。
(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实践能力
幼教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辛苦的工作,幼教工作的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很强的依赖性,非常容易哭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职业责任心和道德感,并且对幼儿学生充满爱和耐心。因此,在对幼教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绝不能忽视。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幼教学生进行一定的榜样教学,要求幼教专业的老师能够以身作则,不但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更要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对幼教工作的认识,提升作为幼儿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充分认同这一职业的内涵,为我国基础幼教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仿真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的实践活动,明确自身的定位,了解自己的不足,对平常课堂学习的知识更深一步的吸收和消化,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和特点,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结束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工作作为基础性教育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幼儿时期是一个孩子成长、发展以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的启蒙阶段,因此,良好的幼儿教育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大有帮助。本文主要针对提高幼教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经过对大量实际工作研究,本文针对幼教专业舞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结合自身的舞蹈艺术能力,采取适合幼儿特点的舞蹈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幼儿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幼教事业的前进与进步。
作者:史党华
参考文献
[1]金庆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7(05):79-81,83.
[2]姜艳.以美带情,以情显舞——对激发幼儿舞蹈潜质的思考[J]. 新课程(上),2016(05):131.
[3]陈岩,郭晓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舞蹈教学能力的探究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5(05):245-246.
[4]張洋.舞动童趣 灵动童心——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初探[J]. 生活教育,2014(14):89-90.
[5]黄丽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J]. 新课程(下),2016(07):55.
[6]乌日嘎.浅谈职业幼教舞蹈教学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J].好家长,2017(30):2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提高幼教专业舞蹈教学能力的路径初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