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追梦路上,给孩子需要的帮助(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其次,给予孩子自由。托尔斯泰说:“教育唯一的规范就是自由。”美国曾向小学生征集最聪明的一句话,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放太多的东西。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的教育给了孩子太多的“帮助”。当我们因为某些知识“有用”而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好”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是否是他们的内心所需?当学生专注于某些领域而被我们斥为“不务正业”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是否是他们内心所爱?我们太重视教育的作用,“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理念让无数的教师经常自责,不断给自己打气,给学生加压。可事实上教育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我们做不到让每一个孩子沿着我们指定的轨迹行走。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在过重的压力下厌恶学习,轻视生命。我们没有权力干预学生的自由生长和人生的自主选择。我们不要试图教育他,而应努力帮助他。小草有小草的快乐,大树有大树的快乐,我们不能逼迫一棵小草长成大树。我们的教育理想应是让不同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不同。

最后,让孩子体验成功。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作为成长中的儿童,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需要通过他人的引导和自身参与,获得最强烈的、成功的内心体验。这不仅仅有利于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和强化。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在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体验成功。要使孩子知道,成功不是难事,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并坚持下去,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成功未必是惊天动地,当我们为一件事付出了努力并最终有所收获,这就是一种成功;我们每天都在享受成功,一次练习,一个回答,一场辩论……成功的因子无时无刻不在跳跃。

四,帮助孩子拥有梦想

教育是浪漫的、面向未来的激情事业,最根本的是要促进孩子道德精神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梦想是—个人对于未来的设计,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自我提升,是一个人对于自我潜能的唤醒,是自我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是成功的原动力和发动机。帮助孩子拥有梦想,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

一要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孩子成长与发展是需要梦想的,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是孩子树立梦想的催化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梦想的人。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中,教师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物,谦恭做人、低调做事,强调一统。现行的升学考试、选拔制度以及用人制度,更强化了人们对于知识与现实的重视,这使得学生在一把尺子的衡量下,渐渐失去自我、丧失了追求。随着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初高中阶段,其想象力呈递减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其实不是孩子智力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教育在孩子一生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用统一的生命价值观一步步取代了孩子的梦想与个性。一个孩子没有梦想,那是个体的问题;当更多的孩子没有梦想,那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民族问题。

二要激发孩子梦想。有梦想,才有思想,才有奋斗的行为。激发孩子的梦想,就是给孩子创造了终身发展的机会。教师拥有激发孩子梦想的专属权。当初如果没有沈元老师的激发,中国的数学天空就少了一颗明星。沈元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他指出: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并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作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此番话激发了年轻的陈景润攀登数学高峰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对矛金钱以及物质生活的功利主义追求深深地熏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校要成为一块圣洁的、流淌着梦想的净土。在这里,每一位教师播撒着精神与梦想的种子,引领孩子向着自己的梦想之地奋进。

三要呵护孩子梦想。每个孩子生活的条件和环境不同,孩子的梦想千差万别,其表现也是各不相同,教师应当用正确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理解孩子,并悉心培植孩子追求梦想的精神土壤和文化环境。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再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不好的集体组织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一个学校其实就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孩子进入学校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文化中受到熏陶、浸泡而成为人才。孩子生长在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生长于恐惧中,便学会焦虑;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自信;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生长于诚实中,便学会了真理;生长于有梦想的校园中,便学会了梦想。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因为胰岛素结构的研究以及在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方面的杰出成就,分别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人意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桑格并不是生来的天才或神童,在学校他是一个成绩很一般的学生。不过,桑格从小就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经常到野外采集和制作动植标本,阅读生物学方面的科普书籍。由于桑格喜欢生物学,并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方面,所以他的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要远远高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但是,生物学当时并不是学校的考试科目,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非常平庸,但他的许多老师并没有因为他的成绩不好而讽刺他、斥责他,而为他创造宽松的环境。儿时对于生物学的痴迷爱好,老师对桑格梦想的呵护,是他日后能够成就于生物化学领域的奠基石。至今,桑格仍然是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唯一的两次获奖者。

追梦路上,给孩子需要的帮助,应成为今天教育的集体行动。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追求有价值的教育的表现。

(作者单位:湖北武穴市教育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追梦路上,给孩子需要的帮助(2)在线全文阅读。

追梦路上,给孩子需要的帮助(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2203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