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视学生感受,激发积极情感其次,在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创新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还应关注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感受。只有具有教学反思精神,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音乐教育充分地发挥自身育人优势。从而,调动特殊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使其热爱艺术、在音乐课堂中踊跃表现自我。例如:教师在用多媒体组织动作跟学游戏、结组表演或气氛营造时,需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只有避免盲目教学,记录在不同教学环节学生的肢体、情绪反应,才能使教学兼具“新”意与有效性。以《布谷鸟》律动教学为引导,通过多媒体屏幕画面提示、声音提醒等方式,来引导不同身心发展问题的特殊学生,笔者发现他们不仅课堂注意力变得更集中,课堂表现也十分的活跃。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便多以组合教学的方式,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能效,促进学生在教学引导中感知音乐、辅以不同肢体动作。
(三)关注分层引导,助力个性发展再次,在我班学生中,因学情复杂,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便需更具灵活性。例如:面对失聪、盲生与智力障碍的学生,教师需日常多与他们沟通,科学的展开分层,尽可能发掘特殊学生的自身天赋与音乐潜能,使其产生深入艺术学习的动力,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成就特殊学生的精彩人生。可以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助力,测试不同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粗大动作发展、表演意识等,结合其身体素质,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健美操动作等。通过对学生的A、B、C层次划分,让A层学生接触更广泛的乐理知识、引导其进行乐器弹奏,使其展开音乐创作或学习指挥等等;B层学生应能够跟着音乐或提示打节奏,做动作;C层学生音乐感知力相对较低,可以音乐游戏的方式,用多媒体播放童谣,助力教学逐层深入。
(四)引入先进理念,形成特色教育最后,教师应具有“生本”意识,重视对先进、成熟的音乐教育理念研究。如: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达伊音乐教育及奥尔夫音乐教育。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体系,面对不同身心发展问题、兴趣爱好的特殊学生,教师既需照顾个体间的差异性,又应建立明晰的教育目标,对自身教学效果加以评估与总结。例如:可运用多媒体设备记录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环节,在课后总结环节观看学生们对不同活动、乐器的反应、形成连续性教学总结与记录,为后续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完善校本音乐课程教学体系。
四、结语
新时期既为特殊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指明了新方向,更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师,应富有爱心、耐心与责任心,能够悉心呵护特殊儿童群体,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放飞想象,形成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品格;更应不断提升自身施教能力,具备信息化教学意识,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构建高效音乐课堂。针对不同身体或智力问题的孩子,灵活的调整授课方式,促进特殊学校音乐教学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卢泓文.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研究——以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9(5):24.
[2]尤霄.常州市三所特殊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8(5):22.
[3]孙宝.社会性软件在视障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6):10.
[4]石娜娜.听障儿童音乐教学的调查与探索——以河南省一所聋哑学校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7(6):21.
[5]李潇茹.音乐教学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以太原市灵星特殊学校为例[D].中北大学,2019(6):23.
作者:郭茜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特殊教育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