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索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学生家长中,从事木工、泥工、机械维修等方面的人较多。所有要充分利用这一部分的科技资源培育学生科技意识。学生在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的活动中,就可以利用家长的指导来完成。因此学校应将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后援,社区教育是依托”,科技教育方式。如学校可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科技活动专题讲座或家长会,开展寒暑假科技实践活动,开展亲子科普活动,小手拉大手,转变家长、社会对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看法。
总之,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主阵地,把科技创新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实践、创新,不间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小学生心灵上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刍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完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 成功:教育版
[3]《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5]《小学生科技制作动手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读写算:教师版
(作者单位:重庆市酉阳县可大乡中心小学) 彭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之我见(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