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造科学氛围,因地制宜开发资源
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立足于科学课堂教学,必须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但目前海南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科学课程的资源配备远远无法维持正常的课题教学所需,要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只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一手抓校内资源,一手抓校外资源:校内资源从创设科学文化环境入手,如图片、课件、视频等实验素材利用、实验活动的开展,使之形成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外资源则立足于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农畜牧业,海岛气候森林渔场,建立各种生物档案,进行校内外资源库的链接与共享。由此,通过架设课内外科学知识的沟通平台,使学生可以自如地徜徉于追逐科学的乐趣中,不断地探索新的科学知识,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营造浓厚的科学环境,在丰富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奠定了“科技兴琼”的基础。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课堂内外兼修,海南经济历史条件的制约是我们的短板,但海南自身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丰富的海洋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是我们的优势。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应走进广阔的大自然,与其舍近求远,不如从课堂出发,就地取材开发、利用农村的科学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让小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探索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从而达到提升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运开,王顺义.发达国家科技活动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教育部.多地盲目撤点并校致学生上学远负担大[N].人民日报,2012-11-26.
[4] 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作者:王学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浅谈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