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是”字功用比较(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另外,“是”还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动词的用法:①“是”后一般不能附着动态助词“着、了、过”;②“是”后不能带动量补语;③“是”不能用“没”否定,只能用“不”否定;④“是”没有重叠形式;⑤一般动词后面加结构助词“的”可以作名词的定语,“是”则不能。


  “是”的第二种用法是用作副词,在句法成分上作状语,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例如“她是来了。”“今天是很冷。”这些“是”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有些句子分不清“是”作动词还是副词,区分的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句中的“是”能否去掉,如果能去掉,意思不变,只是程度变了,则为副词。例如:她的性格体重是则加了。“是”就是为了加强语气,去掉后意思不变。如果不能去掉,则为动词。②“是”重读时为副词,作动词时不重读。


  第三,“是”与其他词组成合成词,当连词或副词用。如:“若是”、“要是”、“但是”、“可是”、“或是”、“是因为”、“为的是”、“不是……就是……”;“只是”、“总是”“凡是”,等等。例如:①我想出去打羽毛球,但是外面风太大了。②她哭是因为想家了。③你总是说我脾气不好。④我只是说了他一句,他就哭了。


  三、总结


  古代汉语中的“是”与现代汉语中的“是”既有區别又有联系。


  二者之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古代汉语中的“是”被划分在虚词里,现代汉语中的“是”为实词。其次古代汉语中的“是”字通常作为代词、指示形容词和助词使用,现代汉语一般作为判断动词使用,也用作副词。二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


  古代汉语中的“是”与现代汉语中的“是”也有一定的联系,都为同一个字,从古代到现代的用法变了,一定有关系,最直观的就是二者都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一个新词当作连词使用,还有就是,“是”从《马氏文通》中的“断辞”,到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中的“同动词”,再到刘复《中国文法讲话》中的“内动词”。在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中都称之为“系词”。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和丁声树等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称之为“动词”。1956年公布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把“是”放在“动词附类”里,称为“判断词”。1984年公布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把它列入动词的一个小类,简称“判断词”,即“判断动词”。经过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最终定型,但这是人们在当时的条件下的观点,关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是”的来源及成因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值得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范晓,s汉语的句子类型[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是”字功用比较(2)在线全文阅读。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是”字功用比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2174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